金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制度理念,涵盖了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发展和安全、特殊和一般的多种辩证关系,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创新等作用,深刻影响金融从业者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传统路径难以破解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时,从特色文化的宝贵资源中汲取滋养,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费翔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扎根中华传统文化沃土70多年的农商银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智慧、生存法则和企业文化,这些群体记忆和精神图腾构成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鲜明底色。从特色文化中汲取滋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有效破解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几十年精神积淀构成独特企业文化

金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金融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农信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自助合作,支小扶危,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实践中凝结、融合、沉淀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农信人拥有了自己的群体记忆和精神图腾。

“草根精神”。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甘愿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自诞生之日起,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不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法人治理、公司架构、考核模式如何变,农信人立足本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支农支小、做散做久的初心始终没有变;便民利民、为民惠民、普惠大众的情怀始终没有变,广大客户亲切地称其为“自家银行”“草根银行”“百姓银行”“社区银行”。可以说,农商银行7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其强大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农村信用社的“草根”属性,而不是“金融精英”属性。

“背包精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农民就亲切地称赞信用社“背包银行真能干,关键时候把事办”。信用社从业人员常常背着一个旧背包、带着一把木算盘,靠着“一张嘴”“两条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行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大街小巷,与草根百姓“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雪中送炭,雨中打伞。“背包精神”“马背精神”“帐蓬精神”的“基因”已融入到农信事业发展的“血脉”中,成为区分农商银行与其他银行的重要标识。

创业精神。创业之初,一间草房子、一张破桌子、一盏煤油灯、一双铁脚板,几乎成了农村信用社的全部“家当”;啃干粮、喝河水、睡地铺,常常是农信人创业之初的“标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农村信用社的创业艰难。

奋斗精神。农信社的历史,是农信人用“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接力奋斗、共同奋斗”谱写的;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史,就是农信人的一部奋斗史。无数农信人自强不息,用奋斗书写人生,用奋斗丈量足迹,甚至因奋斗献出了生命。如为保护金库而牺牲的时任山东荣城县东山公社柳树信用社主任毕英兰、湖北枝江县董市镇桂花信用社出纳杨大兰等,全国农信系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最美奋斗者”,这些英模人物已成为一座座丰碑和灯塔。

“三铁”精神。金融业的“三铁”精神发端于农信系统。“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精神是行业规范的约定,是经营阵地的坚守,是从业人员的生命。几十年来,“三铁”精神指引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思想坚定、业务精湛、技能熟练、作风过硬的农信队伍。

传统路径难以破解当下发展困境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厚利时代转向薄利时代,市场竞争也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争夺。与此相适应,大行重心下沉的“进度条”持续刷新,“掐尖挖根”的“工具箱”不断充实,“近身肉搏”的“格斗场”随处可见,农商银行客户流失、息差收窄、人才难得,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挤压和考验。

从资产端来看,市场需求不旺,获客渠道不多,留客效果不大。尤其是受制于资金成本的约束,面对利率敏感型客户,底气不足,议价常常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增户扩面面临“天花板”,资产业务发展乏力,对经营效益的增长和保持带来威胁。

从负债端来看,受历史沿革、客户群体及存款偏好影响,负债成本相对较高是农商银行的一个“先天不足”。加之场景金融、流量经营、批量获客、资金沉淀手段单一,农商银行亟须开展主动负债、优化结构、压降成本等行动。

从客户端来看,客户维护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路径和方法,尤其是客户分层分级维护不到位,客户关系管理浮于表面,对如何保住老客户、抢到新客户、挖到他行优质客户,思路狭窄,效果不好。客户基础薄弱、管理关系脆弱是农商银行的重要“痛点”。

从产品端来看,产品开发严重滞后于市场变化、滞后于产业升级、滞后于客户需求、滞后于同业步伐。特别是具有农商银行鲜明特征、符合农商银行客群特点的数字化产品屈指可数。

从管理端来看,受历史沿革、组织惯性、技术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传统思维、落后观念和陈旧模式依然存在,表现在规模情结突出,总量最多、规模最大、份额最高常常被引以为豪、津津乐道,但“增产不增收”问题却是一个“难言之隐”;传统路径依赖,市场拓展、产品营销、业务增长习惯于传统方法和路数;管理迭代不快,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理念和工具的应用亟待加强,业务结构、队伍结构失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金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制度理念,涵盖了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发展和安全、特殊和一般的多种辩证关系,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创新等作用,深刻影响金融从业者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传统路径难以破解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时,从特色文化的宝贵资源中汲取滋养,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从特色文化中汲取滋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更代表着一种理念的变革。农商银行要向“新”而行,通过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感召、价值的引领、文化的滋养,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客户之问”“员工之问”,加快营造自身的独特优势,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利用文化的“软实力”,实现发展的“硬支撑”。

突出“本乡本土”的草根底色。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有百姓。越是压力增多、挑战加大、考验繁复,农商银行越是不能避讳“土”的本色、“土”的形象,要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说“农家话”、做“土家菜”。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交流、用客户玩得转的产品营销、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服务。要有效整合政策资源、政府资源、监管资源和内部资源,让“更亲、更近、更贴心”的草根形象落地生根,使地缘、人缘、情缘优势转化为生存和发展优势,进而守牢“主阵地”,服务“零距离”,提升“获得感”。

甘当“支农支小”的市场角色。农商银行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始终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经营、互补式服务,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业绩观,甘愿做“小买卖”、赚“辛苦钱”,立足办“小业务”、打“感情牌”,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专注“惠农兴村、扶微助小”,挖掘小增量,深耕“小赛道”。要牢记初心,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正道、本源和天职。积极探索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深挖小微企业上下游产业,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实现小微企业和当地实体经济和谐共生。要心甘情愿地“姓农姓小”、责无旁贷地做面做量,通过普惠金融、绿色信贷等,让“三农”小微领域和弱势群体有更多的金融获得感,苦练“做散做久”基本功,稳住“支农支小”基本盘。

体现“便民惠民”的服务特色。要把政治性、人民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全客群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各类名单,做好分层分类走访服务,通过“红马甲金融服务队”等形式,把客户走成朋友、走成亲戚、走成亲人,把“自己人优势”发挥到极致,不断增强客户的角色认同、情感认同和服务认同。要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链式服务、圈式服务、周期服务、裂变服务,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大走访+小背包”“大网格+小分队”,线上跑数据、线下跑客户,线上体验速度、线下感受温度,在第一时间找到人、找对人、做对事,实现农商银行与客户的“双向奔赴”,赋予农商银行服务群众新的内涵。立足镇情村情户情,“一镇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真正做到“扶一品成一品,扶一业兴一业,扶一村富一村”,努力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让便民服务在街巷阡陌中传递金融温度。

弘扬“创业创新”的传统本色。要在农商银行系统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既要引导干部员工崇尚劳动、见贤思齐,还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各条线、各岗位、各方面,培养更多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创新、争先创优活动,切实推进“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将创业精神、奋斗精神、劳动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存方式,最终都将沉淀为人格。锻造农商银行的金融文化,要注重将农信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干部员工成长的各个阶段,特别是要强化对新一代农信人的文化熏陶,不断修炼高尚人格,积极培育农信传承人,为农信百年基业培养留存宝贵的人才财富。

(作者系江苏东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