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打拼故事,“房子”是故事里出现频率颇高的词。它是百味人生的配角,亦是普遍存在的执着。有人将其当成目标,作为价值感和归属感的证明;有人随心而定,只追求自己力所能及。

时代观念不同,对房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和我的房子》系列,将以真实故事展现时光变迁中人与房子间的生活缩影。

主人公|詹哥(80后,纠结的买房人)

“啊!纠结!想换房,但现在卖房又觉得很亏!”

卖吧,装修钱和利息钱都亏掉了。

不卖吧,只有两个房间的屋子,已经容不下家里那两个越长越高的小胖子了。

到底该怎么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多年前,我刚毕业就和女朋友一起来了广州。

到了大城市后发现,连阳光都是要钱的。

那时候没钱只能租住在城中村里头,而且还是一楼,终日见不到阳光。

来自北方的我俩,有点适应不了,身上老是长疹子。可那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熬着呗!

在那个年代,像我们这种广漂,终极目标就是买房

并且当时房价一天一涨,大家都觉得买了房,就能实现资产翻倍。

我也在这样的观念下,每天打工搬砖,少花钱,多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气盛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哪天能踩在风口上,然后发达挣大钱。

后来工资是涨了,也从城中村里搬了出来,租到了阳光很好的南向小区房里头。

但距离发达,还差好远好远好远好远好远........

终于在2017年,我们醒悟了:

靠自己,是买不起房的!

所以我俩决定,我们出一点,然后找爸妈赞助一点。

反正最后凑一凑,首付最多能掏100万,也就是买个300万左右的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至2017年,广州房价已经涨一波了。

300万的总价,在市区里,其实也买不到什么好房子。

我在海珠上班,不想通勤太远,再加上挺喜欢老城的生活氛围,所以就把买房的范围定在了海珠西。

虽然没有天河那边的大城市既视感,但海珠西真的干啥都很方便。

有商业、有地铁,还有很多好吃又不贵的小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租住在海珠西,真的幸福感很强,所以压根就没想买到别的区域。

不过,300万,放在当年也就只能买个小户型。

原本是想买个三房的,但这个价格的三房,要不楼龄大、要不户型奇奇怪怪、要不小区乱七八糟的。

后来,就选了江燕路里的某央企楼盘。

那小区真的挺好,虽然离地铁不算特别近,但也在步行可接受范围内。

主要是,小区比较大,有泳池、健身设施、还有小孩玩的滑滑梯,园林保养得也不差。

并且里面就有一幼儿园,想着以后接送娃上下学也方便。

只不过,三房买不起,最后买了间70多平的两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只有我俩住,一间房做卧室,一间房做书房,别提多开心。

但后来结婚生娃,2019年第一个小胖出生。

2022年,第二个小胖跟着来了。

我妈也从老家出来帮我带娃,现在五个人住一个屋子里,真挤啊!

而且两个男娃真的很要命,上蹿下跳的,玩具丢一地......70平的房子,已经不够他们糟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宝出生之后,我就一直有换房的想法。

可是,房子越卖越便宜,特别像我们这种楼龄接近二十年的小区,更卖不起价了。

现在小户型的价格,和我当年买的差不多,算上装修钱和利息,甚至还要亏一点。

但很多朋友都在劝说我换房,毕竟新房也便宜,“低卖低买”不算亏。

最近我也去芳村看房了,几站地铁,十来分钟的车程。

卖掉我现在这套房子,还掉贷款后,首付只需要添一点就能买个三房甚至四房了。

但我又过不了心里那关,当初买房经历了这么多,甚至把爸妈半辈子的心血都扔进去了,结果反而亏钱。

每次都很纠结,每次都下不了决定!

大家来帮我出出招吧~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