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已经写了好几篇文章,正打算投稿呢。”今年清明假期,当看到上门家访的许冕、程鹏利等老师时,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曹贡激动不已,高兴地向老师们讲述自己的收获。

刚入学时,曹贡经历过短暂的迷茫,对自己的特长认知不够,对未来缺少规划。辅导员经常与他聊天,鼓励喜欢写作的他积极投稿发表文章,找到自己的发展优势。清明假期,老师们又专门来到了曹贡家中家访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走得更近了,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成长困惑,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程鹏利说。

从2016年开始,每年假期,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都会开展家访活动,现已经走进800多名大学生家中。因生施访、因材施教,如今,家访已成为该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

“在实习中有什么困难吗?”“护考准备得怎么样了?”今年春节前夕,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医学院辅导员周建林来到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看望在这里实习的陈秀琳、戴香莲等8位同学。

“实习期间,学校不仅关心我们的衣食住行,还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看到老师们的到来,正在医院实习的陈秀琳和同学们心里暖暖的。

“教育是爱的事业,需要‘从心出发’,老师要做学生成长贴心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郭光亮说,现在该校已经形成常态化关爱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个别谈心等方式和学生零距离交流,掌握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 李宏 张国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