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余光中在《月光》当中说,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在所有文人雅客,乃至所有中国群众的心目中,唐朝都是一个繁盛的朝代。

盛唐气象,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的巅峰发展状态。

这一时期,我们民族的各项发展成果,也足以令全世界为之侧目,周边国家纷纷来到中国学习,在唐朝皇帝的面前俯首称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唐气象,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在经济上,海外贸易的拓展和丝绸之路的壮大,使国内的贸易活了起来。

在政治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协调,使秩序更加稳定。

在文化上,科举考试制度发展一往无前,终结了世族对于政治体系的把控。

科举考试是如何终结世族制度的?盛唐气象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才选拔,力求公正

谈到科学考试,那就不得不谈到中国封建长河中的人才选拔制度。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阶级社会,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具有明显压制,自上而下的剥削,上层对资源的垄断,几乎是历朝历代的发展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春秋战国时期,所有参与到诸侯国政治体系中的官员,几乎都有着一定的家族背景。

背景就是资源,人脉就是道路,凭借着家族的影响力,他们可以站在普通人一生也无法到达的终点。

这就是典型的世族政治,世家大族掌控权力,阶级固化日益严重。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算是对世族政治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商鞅变法规定,每一位获得功勋的官员,必须接受更为严格的考验。

只有建立足够的军功,在战场上割掉足够多的敌人的人头,才能凭借真正的战绩,实现阶层的跨越,屹立在上层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武力来打破阶级固化的模式,这在当时成为了不少秦国人的共识。

也是在商鞅变法的激励之下,许多平民有了更多的发展动力,他们自觉自愿的参军入伍,以生命为赌注,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开疆拓土。

他们的举动,也成功实现了秦国军事实力的跨越性发展,所以到战国后期,就算六国联合,也没有办法再压制秦国。

秦始皇顺理成章的结束了天下混乱之局面,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王朝,那便是开天辟地的秦朝。

只可惜秦始皇没有延续秦国时代的选拔制度,反而遵从着奴隶贵族社会的世卿世禄制,这就导致资源再一次回到了贵族阶级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取得了完全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从国家制度延续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的影响,还是终结在了封建君主的手中。

世卿世禄制让不少底层平民饱受剥削,他们也无法看到跨越阶级的可能性,因此那句震撼千古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会更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是一次通过武力对世族政治作出的冲击,那么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通过文化对其作出的抵抗。

隋朝时期,统治者刚刚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局,迫切的希望建立一套新型的政治制度,解决历史遗留的种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底层群众对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极度不满的问题。

就算在封建环境中,统治阶级也势必需要考虑老百姓的需求和想法。

当政治制度无法覆盖全体民众时,社会矛盾自然会不断扩大,农民起义爆发的可能性也会急剧增加。

为了消除这一隐患,隋朝皇帝保证制度公平性,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推行科举考试制度。

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尚不成熟,也不完善,但它的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清朝末年,这一制度都是我国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是一次由政府举办的全国大型考试,考试又分为不同等级,具体考察四书五经,以及一些有关历史和政治的经典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生需要对时事政治作出自己的看法和评析,也需要具备纵观天下大势的格局和眼界,科举考试,选的不再是背景,而是真才实学。

以前一些可以通过家族关系进入官僚体系的人,现在在科举考试面前,完全无计可施。

除了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备考之外,他们也找不到其他办法,进入统治者的视线当中。

而寒门学子却有了跨越阶层的机会,只要找准方向,努力学习,认真备考,充实自己的才华,他们就一定能得到蜕变的机遇。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统治者也不拘一格,广泛的给予寒门学子机会。

其实对于统治者来说,利用科举考试制度冲击世族政治,这也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家大族不断壮大,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不断增加,终究还是会对统治阶级造成威胁。

他们在朝廷当中的势力盘根交错,他们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互通有无,私相授受,暗通款曲,这往往是皇帝最为忌惮的现象。

但是世族政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尊贵如皇帝,也不敢贸然动了世族们的蛋糕。

为了打压这一群体,皇帝只能选择徐徐图之,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没有身家背景的人才,将之任用为自己的心腹。

他会以他们为先锋,吹响打压世族的号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人才选拔制度打破了阶级壁垒之时,整个社会的资源将迅速流动起来,因此社会呈现出繁荣的局势,各个领域都充满了活力。

造福于民,提升幸福

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除了可以冲击让统治者最为忌惮的世家大族之外,还能真正做到为国家办实事,为人民谋福祉。

部分寒门学子来自民间,甚至来自社会最底层。

他们的父母可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能是时时受到地主剥削的长工,可能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小人物。

他们从黑暗的环境中长出,所以他们对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困境最为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们成长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之后,他们一定会设身处地的考虑群众的困难,并且想办法为群众解决困难。

比如减轻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唐朝政治的显著特点,而这一特征,也带来了整个盛唐的繁荣。

在唐朝之前,汉朝时的文景之治或许是老百姓最向往的生活状态,这一时期,统治者强调整个国家的休养生息,强调民众活力的恢复,强调国家资源的积累。

所以皇帝不会像秦朝那样,面向老百姓设置苛捐杂税,为了鼓励百姓生产劳动,他们甚至会主动减轻赋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在农业税收方面,汉文帝和汉景帝规定的比例是三十分之一,与秦朝和后来的封建王朝相比,这个比例实在太过理想,理想到让人不敢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更难想象,在唐朝,税收竟然可以降为五十分之一,所以在唐朝当农民,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老百姓每年的收成,除开极少的一部分税收之外,其余部分都归自己所有,只要种的多,家中的粮食就能多起来,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大大提升,除了物质追求之外,人们也普遍开始考虑精神追求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唐朝政策同样给出了回应。

唐朝的政治制度鼓励天子与民同乐,也鼓励民众学习贵族阶层的娱乐方式,将自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减轻百姓的固定负担,唐朝统治者将徭役时间改为20天,除了强制性的劳动时间之外,老百姓的生活时间都归自己所有。

农忙时分,他们会穿梭于田间地头,丰收之后,他们也会脱下疲惫的外衣,走上大街小巷,真正享受生活的烟火气。

只有在一个兴盛和繁荣的社会中,百姓才能普遍得到自我满足的状态,这份幸福感,是任何史书文字都无法掩饰的存在。

所以唐朝的盛,盛就盛在百姓同心,欣欣向荣。

放眼国际,盛唐的盛大还体现在丝绸之路的繁荣上。

当时海外贸易盛行,许多西域的特色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我国,给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丰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见到了西域文化的璀璨,感受到了西域文明的魅力,也在文化的交流互通中真正得到了启迪。

东部的沿海城市,也开始积极拓展海上贸易渠道。

与周边隔海相望的国家展开海上贸易,通过这一渠道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这也是唐朝群众智慧的体现。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盛唐时期出现了万邦来朝的局面,这些盛大和繁荣,都将永远被镌刻在史书之上,也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长河之中。

制度僵化,变为阻碍

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制度的创新和成熟,为整个唐朝的政治带来了新的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政治上的繁荣和创造性,又让整个国家展现了盛唐魅力。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盛唐的盛,和科举考试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过,针对这一制度,我们也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任何制度在刚刚得到创新和发展时,都能为国家带来活力,可一旦社会成熟,制度僵化,它就会转变为社会进步的阻碍。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正好印证了这一道理。

这一时期,科举考试向学生提出了僵化的要求,对儒学体系的生搬硬套,对经典理论的死记硬背,对作文格式的一丝不苟,都会导致考生思维的僵化,也会让国家政治体系中出现不少的高分低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举考试制度也逐渐失去了向心力,更日渐丧失生命力,过去的世族政治,后来演变成了更为猖狂的买官卖官。

我国的学术思想发展,更是被科举考试制度禁锢在了围墙之中,整个明清时期的科学与学术,都很难得到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进展。

结语: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放在科举考试制度的身上颇为合适。

制度应用之初,王朝迎来了新的改变,世族政治惨遭冲击,统治者充分掌权,整个国家也呈现出一派生机。

但制度僵化之后,学子的思想被禁锢,学术的进步被限制,文化领域也就成了一潭死水。

参考资料:

《贞观之治》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