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到了五一节前最后一个休息日,因为只有三四天就到五一节了,根据五一节放假安排,会是由5月1号到5月5号放假五天,大家可以自己安排游玩行程,从南到北去避暑,从东到西去看雪,这些都是可以在今年五一节期间看到的。并且今年五一节的最后一天就是到立夏节了,立夏到,就宣布拉开了2024年夏季的帷幕。夏季到,炎热天气也会紧跟其后了。

不过,说到夏季,我们最忌惮的就是夏季的酷暑和炎热。并且夏季的炎热又数三伏天是最高温的时候。老话说“热在三夏,最热在三伏天”,可见,三伏天才是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最为集中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2024年,今年的夏季马上就要到了,而三伏天是大家最想关注的时候,毕竟夏季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很炎热,但是三伏天应该是最热的时候吧。

好吧,在五一节快来之际,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2024年的三伏天时间安排表。

三伏天其实是指的由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单独伏天共同组成的伏天。并且三伏天中的初伏和末伏单个是10天,而中伏根据不同年景,有可能是10天,也有可能是加长版的20天。因此三伏天的时间也是不一定的,可能是30天,也有可能是4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知道三伏天的什么时候进入,那就涉及到有关入伏口诀了。老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这里说的头伏就是指的初伏,说明初伏进入就是在夏至三庚日的时候。

而“三庚日”又涉及到干支历法中的“庚”日。干支历法简单一点理解就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一一不同组合而成的。

其中,十天干分别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组合从甲子开始,乙丑、丙寅、丁卯以此类推组合,一共可以组成60个不同组合,其中有关“庚”的组合有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六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说庚日就是带“庚”的组合。并且还是从夏至节当天开始查看干支日的,当数到第三个庚日时便就是初伏入伏的日子。

今年夏至在6月21号,当天是丙辰日,这之后第一个庚日在6月25号到来,是庚申日。第二个庚日是在7月5号,庚午日,第三个庚日在7月15号,庚辰日。所以今年三伏天入伏日就是7月15号,也就是说初伏从7月15号进入,一共十天到7月24号。

末伏是根据“立秋第一个庚日便入伏”的数法,今年立秋在8月7号,立秋第一个庚日在8月14号,庚戌日,所以末伏从8月14号到8月23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伏就是初伏之后到末伏这期间的时间,也就是7月25号到8月13号。今年中伏不一般,有加长版的20天。

因此,2024年三伏天时间表已经出来了:

初伏:7月15号至7月24号,共10天;

中伏:7月25号至8月13号,共20天;

末伏:8月14号至8月23号,共10天。

对于今年的三伏天,其实还是有一种说法,三伏天到底热不热的问题。老话说“公伏凶,母伏爽”,这里说的“凶”就是指的酷热难耐,热得凶。而“爽”说的是凉爽爽的。因此,这里说的意思如果是公三伏天,那么就会是非常酷热的,上蒸下煮桑拿天的三伏天。如果是母三伏天的话,将会是阴雨天气多,非常凉爽的三伏天。

今年三伏天到底是“公伏”,还是“母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老祖宗区分三伏天是公是母,也是比较简单的。根据入伏当天的农历日子,如果是单日子,是阳,说明是公三伏天。如果是双日子,是阴,说明是母三伏天。

今年三伏天入伏时间在7月15号,农历六月初十,这个日子是双数日子,说明今年三伏天是母伏。而母伏预兆今年三伏天不会怎么热了。

并且,根据天气预测,今夏可能出现拉尼娜状态,这是说明夏季多雨的年景,说明夏季炎热时间可能会短,凉爽天气多,这与预兆今年是母伏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农谚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