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革新各个行业的时代,数据安全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数据安全形势,多方合作和经验分享至关重要,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已提供了增强数据安全的解决方案。

4月26日,一场关于区块链的高峰论坛——“链上山西,数智教育”2024年“区块链+”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在太原师范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看区块链产业发展——从国家级应用试点到行业应用落地创新,探索区块链人才培养——从行业人才画像需求到教学科研内涵建设”为主题,引导专家学者针对“区块链+”产业发展与应用趋势、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案等专题展开学术交流,为推进高校区块链深度融合专业建设,促进内涵高质量发展,探索区块链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本次论坛由智能优化计算与区块链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办,太原师范学院、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省区块链技术联合实验室承办,来自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省内外33所高校的区块链领域学者参加。

在论坛上,多位专家针对区块链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面对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省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处处长傅小斌表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密码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核心、推动商务密码应用和创新发展是护航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必然征程。前路不平坦,但势不可挡。”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长江学者彭绍亮教授以“生成式AI大模型与区块链的交叉融合”为主题,阐述了大模型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区块链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重点介绍了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的场景,并对区块链和大模型二者融合方式、使用效率以及便捷性、个体性和智能性、经济性等方面做了相应的介绍,对区块链如何赋能人工智能提出了一些方法,让与会人员对大模型和区块链的认知耳目一新。

知链科技副总裁刘富潮结合社会需求和生产经验,从企业角度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育人体系。他指出“区块链+”技术人才方案的特色,即将人工智能专业植入区块链或区块链植入AI都是可行的方案,并进一步将其分为认知和实战阶段、链化阶段、行业链化改造阶段。

随着众多领域人士对区块链技术认识程度的不断提升,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在未来也会不断增加。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永乐结合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基本情况,围绕整个山西省区块链的教育发展,对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作了分享。他表示,区块链实验室应体现未来的社会服务价值,强化校企培育,构建典型应用驱动发展的体系。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媛 实习记者 韩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