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专家们,一般是不敢给年轻人建议的。

去年刷视频,看到一个知名学者,被主持人要求给年轻人提一些建议,整个人状态都不好了,感觉快哆嗦起来了。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最不爱听这一套,一个不好,就要被网友们骂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北大教授因为给年轻人提建议,然后评论区吵翻了。

1.北大教授又给年轻人提建议

根据凤凰网财经2024年4月29日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在一场国际研讨会上,周黎安教授说的话,惹来了巨大的争议。

把评论区打开,网友的评论直接不忍直视,几乎清一色调侃周教授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表示,别给我建议,我一点不爱建议。

有网友说明了原因,有理想,但实现不了,现实问题一大堆,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放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的就很露骨了,难道这位教授,就是现实中何不食肉糜的专家?

以至于有不少人质疑周教授,做了哪些贡献,敢在这里夸夸其谈?

2.大家看到的内容

简短的信息中,周教授究竟说了哪些话,竟然遭到那么多人的批评?

大家认真读一下,其实周教授的话,简明扼要,很容易理解。

他主要是劝诫年轻人,不必过分纠结于眼前苟且,应该多点希望,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努力有所作为。

将周教授的观点整合起来,不难理解其深意。

在周教授眼中,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极好的,年轻人应当奋发向前,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同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年轻人眼中的世界,却与之大相径庭。

许多年轻人高呼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甚至不敢生孩子,这些问题与生存息息相关,是他们心中最想解决的问题,理想反而要退居二线。

周教授已经从风雨中走过来,或许已经看淡了过去的艰难困苦,但对于正处于风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已经快喘不过气来。

在他们心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如就业、住房、婚姻等,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他们才可能有余力去考虑眼光放远,再去谈论责任和奉献。

否则,一切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周教授的本意是这样吗?

周教授的话,让很多人愤怒起来,但是大家可曾想过,周教授的话,本意是这样吗?

第一,必须指出的是,上面的内容,并没有还原周教授的所有言论。

甚至关于周教授为何说这些话的原因,也鲜有人知。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话并非针对年轻人,只是意外聊到了这个话题,然后说了一个观点。

然后,这几句话最能引起大家注意,所以才被媒体刻意挑了出来,然后才有了评论区的炸裂。

有心的网友特意搜集了周教授说这些话的完整视频,然后把绝大部分谈话过程记录了下来,下面图中的内容,大家可以读一下,看看周教授的本意是否如大家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把说话的时间或者人物更改一下,还会有那么多人意难平吗?

比如放在风头正盛的马云时代,或者现在的余华老师身上,也许就不会在评论区掀起轩然大波。

无数网友批评周教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与网友之间缺乏情感联系,互动的机会很少。

很多人在批评周教授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周教授的过去,他们也不想知道,双方之间的隔阂,注定产生不了良性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周教授所面对的青年人,可能跟社会中挣扎求生的年轻人有很大不同。

他是北大的教授,授课的大部分学子,都是出类拔萃之人,走出大学几乎不用为生计担忧。

这些学子自视甚高,充满活力和闯劲,周教授圈子中年轻人都是如此,自然对年轻人的印象也偏向于此。

所以周教授很难体会到,社会中迷茫的年轻人,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4.写到最后

大部分专家的建议和想法,初衷都是好的,但很多时候,并未充分考虑到,对号入座者的实际情况。

我记得在备考经济师时,曾经深入学习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中,人需求的最低两个层次,依次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最高层次才是自我实现需求。

如今的大部分年轻人,连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都难以满足,又如何能够期望他们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迈向自我实现的目标呢?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渴望登顶,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问题在于,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和机遇都是有限的,成功的人,永远只是少数人。

即使他们努力将眼光放得更远,尝试忽略眼前的困境,但要求他们做到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无异于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噩梦之中。

我曾看过一段演员来喜与年轻人的对话,有个年轻人不愿买车买房、不想结婚生子,对他而言,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便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大家怒气冲冲地批评周教授,恰恰是因为种种无奈作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