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北沿江高铁的两大控制性工程

南隧北桥迎来重大进展

01

南 隧

“领航号”开跑

南通“第六龙”开始穿江!

4.29上午

沪渝蓉高铁

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

在上海崇明顺利始发

标志着崇太长江隧道

全面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开启超大直径盾构独头掘进穿越长江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航号”始发后,预计将按照每天10至20米的速度掘进,由北向南穿越崇明万安村、长江刀鲚保护区、长江主航道等,在“万米长跑”掘进过程中挑战超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轴线精准控制、同步衬砌等世界级难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的新质生产力。

崇太长江隧道连接上海市崇明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隧道全长14.25km,其中盾构段长13.25km,设计时速350km,单洞双线设计,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隧道建成后,将首次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结束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在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北 桥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

首个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4月29日12时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到位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

崇启高铁长江大桥

4号主墩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

比计划工期提前21天

标志着承台“破水而出”

大桥4号主墩即将率先进入主塔施工阶段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控制性节点工程,是双层布置的公铁两用桥, 上层是双向6车道、时速100公里的一级公路,下层是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的双线城际铁路。 其中主通航孔桥为主跨400米双塔双索面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主塔为“花瓶型”筋混凝土桥塔,是在建世界最大跨度双塔双索面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该大桥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大桥局承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浇筑完成的4号主墩设计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结构。在围堰内展开承台施工,承台平面尺寸为71.271米×43.45米,高7.5米,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共需使用钢筋2050余吨、浇筑混凝土1.65万立方米。整个承台分三层进行浇筑,第一次和第二次已分别于3月27日和4月12日完成浇筑,本次为第三次浇筑,浇筑混凝土3795立方米。

“这样的体量,在全桥来说都是施工难度大、技术水平高、混凝土耗材最多的大体积承台。”4号墩现场负责人介绍,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承台施工环境复杂,结构规模尺寸大,承台混凝土连续浇注时间长、浇注方量大,对项目部的生产、调度、组织能力都是很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承台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部提前谋划,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人员配备、机械配置、监控检测、安全管控等方面做了周密安排。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要求高、对温控的要求严格。“我们紧密监控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每隔3小时,各个浇筑环节的负责人都会将相关数据汇报一次。”工程部部长王明智有一张清晰的表格,每一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方量、时间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引进智能温控系统、注水冷却循环系统,智能调节冷却水温和流量,使浇筑后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解决了大体积砼承台因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的技术难题,确保了承台浇筑的外观与品质。

截至目前,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钻孔桩全部完成, 南引桥承台完成33%,墩身完成20%,北引桥承台完成100%,墩身完成50%。南北合建段引桥同步推进中。

来源:南通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