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的办公室内爆发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这让人不禁心生疑惑——究竟是谁,在当时胆敢和当时国务院的“二把手”纪登奎发生争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与纪登奎发生争执的人,正是素来以脾气火爆著称的张爱萍。两人产生争执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向中央递交了多达8封对张爱萍本人的举报信!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张爱萍成为了当时被人举报的对象?张爱萍和纪登奎之间争执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两人之间的争执,究竟是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中央收到对张爱萍的8封举报信

1960年,解放战争期间头部受伤的张爱萍挂帅国防科委主任,从此开始了他长达近二十年献身国防科研工作的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爱萍挂帅国防科研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国防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62年中国成功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从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氢弹,无一不是张爱萍的得意手笔。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张爱萍一度因为历史原因被免除职务,曾受到不公待遇的他甚至一度左腿被打伤,并落下了终身残疾。

但是,张爱萍一颗向党的红心从始至终都未曾改变。1975年,随着邓小平的二度出山,踏实肯干的张爱萍也被党组织重新任用,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历史的风波并没有就此轻易结束,在张爱萍刚刚恢复职务之后不久,就有人向党组织提交了多达8封针对张爱萍的举报信!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8封举报信无一例外都传到了毛主席的手中。但彼时的毛主席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可是这8封举报信意味着此事非同小可,无论是不实的传言还是确凿的证据,党中央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于是,毛主席下令让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纪登奎前来处理此事。

纪登奎是毛主席晚年时期我党的重要领导干部,抗日战争时期,纪登奎同华国锋一样,在山西省内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爱国青年进步组织,并且有过在华北各地从事地方工作的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纪登奎被调往河南许昌,担任地委副书记一职。毛主席在对河南许昌进行考察时,与纪登奎结识。对于当时这位年轻有为的小伙,毛主席赏识有加。从此以后,毛主席每次路过河南,都会听取纪登奎来进行报告。

1971年,林彪东窗事发后,纪登奎被毛主席任命为中央军委领导成员、军委办案组成员。由于纪登奎在处理林彪一案时彰显了沉着冷静的应对态度,因此十分获得毛主席的赏识和信任。

1975年,纪登奎被毛主席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成为了当时周恩来总理的左膀右臂。毛主席将收到8封关于张爱萍的举报信一案交给纪登奎,由此也能充分证明毛主席对纪登奎当时的信任程度。

那么,纪登奎在收到张爱萍的这8封举报信后,究竟又是如何处理此事的?

张爱萍与纪登奎,为何发生争执

纪登奎在收到这8封对张爱萍的举报信后,先是查阅了一下举报信中的内容。在看到举报信对张爱萍“过错”的种种罗列后,纪登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倘若举报信中的消息属实,那么张爱萍恐怕将深陷到更大的漩涡里,这时纪登奎即便想要对张爱萍出手相助,也是爱莫能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纪登奎第一时间便将张爱萍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询问举报信中对张爱萍这些“过错”的罗列,究竟是否属实。

张爱萍在看到这8封举报信的内容后,不禁怒火中烧: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诸如“这九年时间里舵手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这种叛党叛国的话。这8封举报信,无异于是捕风捉影,血口喷人。

张爱萍义正词严地声明,这8封举报信中对自己“过错”的罗列,跟他本人毫无关系,自己有对这些流言进行申诉和辩驳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纪登奎意识到,这件事很可能并没有如此轻而易举地结束。因为他心中知道,有人想要让张爱萍深陷漩涡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此,倘若张爱萍一时间对这些举报信中的指控进行激烈的反抗和辩驳,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在当时受到更大的伤害。

所以,纪登奎对张爱萍婉言相劝道,在现如今的形势下,最好还是闷声吃了这个亏,把“错误”承认了,争取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听到纪登奎这么一说后,张爱萍的心中不由得恼火了起来,这名脾气耿直的老将军,向来“一是一”“二是二”,从来没有过指鹿为马的道理,让他自己去承认自己从来没有犯下过的错误,恐怕比登天还要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见到张爱萍不愿意对“举报信”上的内容做出检讨后,纪登奎无奈之下只好“现身说法”,他对张爱萍说道:“你看,我之前也收到过举报信,被迫承认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我也都扛下来了,现在我这不也活得好好的么?”

但令纪登奎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番“好言相劝”恰恰戳中了张爱萍心中的痛处,20世纪70年代,张爱萍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因而左手受伤,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对于一个战场上戎马半生,都少有“挂彩”的将军来说,这一处伤或许是他一生莫大的耻辱。

听到纪登奎“劝人大度”后,张爱萍不由得勃然大怒地说道:“那是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纪登奎和张爱萍当即在办公室里争吵了起来。两人的争吵声引来了不少值班工作人员的关注,却没有一个敢上去劝架的,毕竟他们中的一个是国务院的副总理,另一个是为共和国贡献出原子弹和氢弹的英雄人物。

就在大家都对两人的争执感到爱莫能助的时刻,陈锡联出现了——以他在人民军队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格和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他是有资格劝架两人的,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锡联也意识到了张爱萍收到八封举报信背后的风险,也理解纪登奎当时的一片苦心,于是他对张爱萍说道:

“老张,你就先把这件事承认下去,结果我们大家和你一起扛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知当时有脾气的张爱萍根本不听劝,他愤怒地对陈锡联说道:“我做都没做,还承认干什么?”

劝架不成的陈锡联,反而受了张爱萍的一顿骂,这让陈锡联感到委屈不已。随着张爱萍扬长而去,离开国务院副总理的办公室,纪登奎、陈锡联都意识到:张爱萍今后的日子恐怕要“难过一些”了。

事实证明了纪登奎和陈锡联的判断是对的,在经历1975年短暂的复出后,张爱萍再次被免除掉了所有职务,成为了家中的一个“闲人”。

争执过后,张爱萍结局如何

在张爱萍婉言谢绝了纪登奎的建议后,他果然如纪登奎所料,陷入到了更大的漩涡之中。然而,张爱萍的困境却也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注意——那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1975年的周恩来总理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容乐观,但是在得知张爱萍的困境后,他还是拖着病体,想要帮助张爱萍缓解眼前的危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周恩来的不懈努力下,张爱萍被批准获得了保外就医的资格,张爱萍的手疾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有了周恩来总理的庇佑,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不敢将一些不公的行为凌驾在张爱萍的头上,张爱萍对周恩来的庇护十分感激。

然而,令张爱萍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周恩来总理于1976年1月因病逝世,享年78岁。周恩来总理的离世,让张爱萍陷入到了巨大的精神悲痛之中,他知道,如果没有周恩来总理的出手相助,或许就没有自己摆脱困境之后的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在邓小平的提拔之下,张爱萍很快恢复了原本的职务工作,被任命为国防科委主任一职。

再次在中国国防科技岗位上挂帅的张爱萍,果然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1980年,在张爱萍的主持下,中国成功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引起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标志着中国的国防科技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张爱萍在重新恢复工作岗位之后,他爆裂如火的脾气还是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改变。1984年,张爱萍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一名美国军官不怀好意地对张爱萍说道:

“请问,在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为什么要出兵,让军人出现在朝鲜的土地上?”

张爱萍听说后,断然驳斥道:“中国人民出兵朝鲜,是接受了朝鲜人民政府的出兵请求,那么请问美国为什么会跨过三八线,出现在朝鲜的土地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萍的反问,让这名美国军人一时语塞,于是他不得不找来了一个新话题,对张爱萍说道:“中国向来说自己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可是你们为什么还要研发核武器,前不久还要发射洲际导弹,这是在威胁世界的和平!”

张爱萍说道:“中国有一句话,叫以毒攻毒,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着一些手握原子弹,但威胁世界和平,想把战争和霸权凌驾在中国之上的国家,中国才需要用原子弹保卫自己,捍卫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张爱萍补充道:“我这次前来访问美国,是为了和平而来,但是你们问的问题,却如此不怀善意,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回国之后的张爱萍,立即给邓小平递交了辞呈,说道:“依我看,我应该被解除职务,因为我这次出访可对这些美国人从没客气!”

邓小平在得知张爱萍与美国人发生的争执后,不由得慨叹:老将军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他发过的脾气,哪一次不是因为家国情怀,民族大义,自己又怎么能够因为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而解除掉他的职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77岁高龄的张爱萍正式退休,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用后半生为祖国发挥自己的余热。2003年,张爱萍因病逝世享年93岁。#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