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印象中,“科创”两个字与本科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小编最近却了解到一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科创团队。

据悉,这支本科生科创团队在短短四年间,有8位同学获得直博北大以及保研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资格,3位同学进入本校材料学院读研深造,1位同学签下了美团后端开发岗位的offer,合计有10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2人获得学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和“榜样力量代言人”的称号。那么,究竟是怎样的“魔法”这群“小白”变成“科创牛人”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支本科生科创团队的组建起源于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所组织的一场“师生双选会”,由该校物理学院的张震老师牵头,邀请本科生加入他的课题组。听到“师生双选会”,可能许多同学心里泛起了与小编一样的疑惑:不是研究生时期才会有“师生双选”吗?实际上,华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系统地规划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协同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过程中,建立相关课程、课题组、实践体系等都是达成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除此之外,华理的创新创业中心还时常组织周四创谈、课余研究计划等项目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毕竟,课堂授课的方式师生间互动十分有限,以老师的“单向输出”为主,而具体的项目课题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显然有着更大的帮助。并且华理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科研条件也为师生提供了能够安心投入科研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上文提到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协同机制”。这支本科生科研队伍中就有与物理专业相去甚远的艺术学院的学生。这位管晓彤同学在团队中主要任务是将项目技术更好地对接到应用场景上,以及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示技术。她最终也不负所托,为团队的多项专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小编在官网上看到这位同学的采访,这场融合“设计+技术”的探索,让管晓彤同学成功从艺术专业跨专业保研到了浙大的工学专业。由此可见,对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的目标,华理并没有只停留在口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团队所研究的课题是合金墨水,在选定方向后,经历立项、攻关、转化、路演、融资等多个过程磨砺,最终成功研制并实现了公斤级批量生产。众所周知,从实验室到真正的产品之间有着很远的距离。这支团队实验成果转化的成功离不开华理科技园的推动。

华理科技园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和多个企业公司联合投资组建,目前已被纳入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强强联手的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使科技园积聚了社会优质资源,具备了专业、人才、区域、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华理通过科技园提供旨在让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更有成效的系列服务,包括推动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学生创业,也会为创业的教师或学生提供场地租金优惠等条件,提供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申请贷款等方面服务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创新让知识学习更加主动,让专业素养提升更加显著,在科创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思维能力都能大大增强。通过华东理工大学这支本科生科创团队的经历,我们可以窥见该校为“以创筑梦”的学生所创设的一流的环境与资源。因此,有科创梦或想要提升自身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学子,不妨优先选择华东理工大学。

关注“志愿集锦”,获取最及时、最全面高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