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樟木头官仓社区被誉为“中国作家第一村”,同时也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创作胜地。作为中国报告文学的代表作家,4月27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陈启文和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莫华杰在东莞樟木头官仓社区“中国作家第一村”接受羊城晚报专访,畅谈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其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中国作家第一村对他们的创作生涯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陈启文:幼年经历给创作方向带来深远影响

《河床》是陈启文的代表作品,这部著作描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波澜壮阔的开垦史和繁衍史,读过此书之后便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充沛的雨水、水汽充盈的阳光之中,感受到充满张力的澎湃生命力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如毛细血管般逐渐蔓延,《河床》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我从小出生在长江和洞庭湖的交汇处的一片河床上,那种环境给我造成了一种生存的危机感。”陈启文告诉记者,虽然河床土地肥沃,“就算是插根扁担也能长叶子”,但是此地饱受洪水影响,“洪水小的时候,一年收入很好,非常富足,一场洪水席卷而来,一切全部泡汤,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席卷而去。”基于生命中最深刻的体验,陈启文创作了《河床》这部作品,这也是陈启文认为最能代表他的一篇作品。

由于出生和成长在长江边,陈启文创作了一批和水相关的作品。陈启文认为“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有生命的,甚至有着强烈的生命意志,只有追溯生命之源,人类才能接近生命与存在的真相”。陈启文进一步从水出发,关注到水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探究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由于陈启文多年来从事水利文学创作,陈启文也被水利部授予“水利文学创作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这也是对陈启文从事水利文学创作的肯定。

此外,陈启文在报告文学创作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陈启文结合自己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实例表示,要做好报告文学创作,应该对自己所要进行创作的领域有着足够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得到采访对象的认可,后续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加具有含金量和深远的影响力。

莫华杰:“中国作家第一村”既是创作基地也是交流基地

作家莫华杰目前也已经入住樟木头的中国作家第一村。近年来莫华杰的文学作品获得了文坛和外界的广泛认可,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赊佛》入选2019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长篇小说《春潮》入选2022年度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项目,长篇纪实文学《世界微尘里》入选2022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并获得首届漓江文学奖和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莫华杰的最新作品《特殊使命》在近日已经正式出版发行,据介绍,《特殊使命》是一部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而创作、反映东莞红色文化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东江纵队香港大营救历史为背景,加入惊险、悬疑、谍战和爱情等元素,塑造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舍生取义的精神信仰。

值得一提的是,4月28日,《特殊使命》专场分享会在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官仓活动中心举行,莫华杰结合作品创作经历,分享写作经验、讲解作品人物故事情节。现场嘉宾朗诵分享作品内容节选,围绕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展开讨论,并交流阅读心得体会。

“‘中国作家第一村’既是一个创作基地也是一个交流基地,我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创作更多作品。”莫华杰表示,中国作家第一村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创作基地,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从而带动更多作家来到这里从事文学创作,进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人才。

“作家村吸引了众多作家来到这里从事创作工作,优势资源也在向这里倾斜,今后作家村将立足樟木头、立足东莞,进而辐射全国,让我们的创作视野更加开阔。”莫华杰说。

文 胡锐
图 樟木头宣教文旅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