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小茅寮

蔡经文

我出生在海南文昌古镇铺前,外公是老渔民,常年出海捕鱼,西沙渔场是他常去的地方,每从西沙回来总是收获满满,有马胶鱼,有飞鱼,有石班鱼,有龙虾,有大螃蠏,有海参,还有几百斤重的大沙鱼。为了方便晒鱼和补网,外公在岛上搭起了小茅寮,小岛的小茅寮己是外公第二个家。听外公说,古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时常在此小息!
各个小岛都有海南各地鱼民搭建的小茅寮,冬暖夏凉,历史悠久,西沙群岛是海南鱼民祖先的祖先以来的养生之地,繁衍之源。
西沙,只有夏天,没有冬天,美丽富饶的西沙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是通商之道,是闪耀的南海明珠,与海南连根,与祖国同脉!
1972年底我有幸当上了水兵,在川岛水警区高速护卫艇上服役,上艇当新兵干的就是当年八六海战战斗英雄麦贤得的岗位一一轮机部门损管兵,我心中乐开了花,我与麦贤得服役的是相同的艇类,相同的部门,都是损管兵;好好干吧!不求当官,但一定要把兵当好,我默默地鞭策着自己!
外公的小茅寮曾被越匪強霸,我当水兵十五年干的最痛快的一件事就是赶上和参与了收覆西沙的1.19海战,从越南劫匪手中抢回了我外公在西沙岛上搭建多年的小茅寮,了却了祖輩的心愿!
今日的西沙茅寮之处己建起了飞机场,茅寮之外己建成了繁华的商业街,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
海面上和风伴随航母巡航。涛声依旧,海鸟欢飞,渔歌震天,椰树下十八烈士静静长眠,含笑九泉。郑和带领的庞大船队己远去,巡洋舰替代了当年的小炮艇,我留恋的,永久地留恋的还是我外公的小茅寮。
水手长2018年12月13日写于水东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经文,原兵团一师总机守机员蔡经文,大专文化,党龄50年,在兵团(农场)工作5年,72年从兵团一师警卫排当水兵,服役十五年,参加过西沙海战,指导员转业,后任外贸办公室主任至退休,现定居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