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一位来自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的王子,随船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不料祖国发生政变,他无家可归,只得隐姓埋名在泉州定居下来,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

几百年后,当斯里兰卡政府求证这位王室后裔的下落,并邀后裔回国继承遗产时她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

“我已是中国人,泉州才是我的家园。”

一位外国公主何以会对中华大地如此眷恋?又是什么原因让她甘愿放弃权富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考古奇闻

1996年,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刘志成,在清源山区巡视时,意外发现了一块陈旧的石碑。

石碑上雕刻着“世家坑”三个大字,让他联想到了一段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在明朝时期,锡兰古国的王子世利巴交喇惹曾随郑和船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泉州一住就是多年。

由于家乡政变,他无家可归,只得隐姓埋名在泉州定居下来。

世家坑很可能就是这位国外王子的陪葬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传说离奇古怪,但刘志成从事古籍整理多年,对一些朝代更迭、王室覆灭的旧事也有一些了解。

他觉得自己这次或许真的撞大运了,立即向官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和推测。

馆方高度重视,立即派出考古队对世家坑展开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没想到的是,考古队挖出了数十座明清年间的陪葬墓穴,墓碑上不仅刻有王室使者的头衔,雕刻风格也与中国传统大相径庭,更接近当年的锡兰国风格。

这无疑是对刘志成推测的有力印证。

而就在考古队万分振奋之时,一个震惊的消息传入了考古队员们的耳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世公主惊现

事情还得从开始挖掘墓地后一个多月开始说起。

刘志成在《泉州晚报》上看到了一则寻人启事,内容大致是在寻找一个自称是锡兰王子后裔的人。

启事发布者是泉州市文化研究所的所长林少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少川是一位对古泉州文化研究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在听闻世家坑被人发现后没多久,他便接到了一个来自陌生女子的电话。

对方说出了令人惊诧的话:“请停下对我家祖先墓穴的挖掘,我是世家的后人。”

林少川愣了一瞬,也没能追问太多,那人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只记住了对方的声音是一位中年妇女的嗓音,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林少川不得不发布那则寻人启事。

他企图能寻找到当事人,从而弄清其中的真相经过。

但是自寻人启事发出去后,却一直没有人前来,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林少川终于等到了那位自称世家后人的女子的再次现身。

她自称姓许,名叫世吟娥,今年48岁,当林少川见到她时,他实在无法把这位中年妇女与锡兰王室联系到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她拿出了世家谱籍,里面详细记载了他们家族的渊源始末。

原来,在明朝永乐年间,锡兰国的王子世利巴交喇惹随同郑和船队到达中国。

他在朝贡后便爱上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不愿再返回祖国,后来由于家乡政变,他无法回去,只好在泉州隐世而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许世吟娥,正是世利巴交喇惹在泉州落地生根后数代裔孙的后人。

出于对祖训的恪守,她们一直对外人隐瞒了家族身世,五百年来世代相传,但面对祖坟被刨的威胁,许世吟娥终于不得不公开这个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寻祖国踪迹

通过这一番走访,林少川和刘志成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他们恭喜许世吟娥找到了自己的根,也替泉州人民感到骄傲,毕竟在这方水土之上,竟然扎下了一位国外王室的根脉。

没过多久,斯里兰卡政府就获知了这一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斯里兰卡在1972年已经废除了君主制度,但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佛教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它对于王室的身世背景还是非常看重的。

他们派人前来泉州,希望能见证并确认许世吟娥的王室身份。

经过细致调查,包括查阅族谱等一系列繁琐的验证,斯里兰卡政府终于确定了许世吟娥确实是锡兰王室的后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6月,斯里兰卡政府邀请许世吟娥访问祖国,希望这位遗落在外的公主后裔能重返故土,探寻自己根脉的踪迹。

作为外交特殊待遇,斯里兰卡政府为许世吟娥安排了贵宾级的接待礼遇。

经过近20小时的航程,许世吟娥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从未见过的陌生国度,却给她一种返乡般的亲切感,科伦坡机场到处可见身着盛装的斯里兰卡人,他们高举鲜花欢迎许世吟娥的到来,就如同迎接一位公主的归来。

在斯里兰卡政府人员的陪同下,许世吟娥开启了为期10天的祖国之行,她参观了科特古都、康提古城等著名的文化遗址,感受祖国深厚的佛教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令她动容的是,前往她的先祖世利巴交喇惹当年出生的宫殿,那座华丽的宫殿如今已成为博物馆,教人回味王室曾经的辉煌。

除了世遗名城,斯里兰卡更是自然风光秀丽之地。

在一处国家公园,许世吟娥种下了一棵小树苗,取名为"中斯友谊常青树",寄托着两国世代友好的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斯里兰卡政府也为许世吟娥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

他们希望公主的后人能回国定居,并继承遗产和尊贵的身份待遇。

这对于在泉州生活了几百年、已然成为闽南孺人的许世吟娥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看来,尽管已废除君主制度,但王室血脉仍代表着民族的尊严,而许世吟娥作为锡兰王子的直系后裔,对于挽救斯里兰卡的古老文化传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对于祖籍斯里兰卡、但骨肉扎根在中国的许世吟娥来说,她并没有这种使命感。

她早已经把炎黄子孙这一身份视为无上的骄傲,中国才是她心之所在的家园。

回到泉州后,她依旧过着普通的生活,每天打理自己的古玩店和素斋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斯友好使者

斯里兰卡政府虽然无法留住许世吟娥,但依然对这位公主后裔另眼相待。

2009年,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在泉州期间,专门拜访了许世吟娥,不久后,科伦坡和泉州这两座城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从此,许世吟娥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古玩店老板娘,而是两国民间友谊的重要使者和代表。

同年,斯里兰卡政府为她颁发了"中斯平民大使"的头衔。

作为中斯平民大使,许世吟娥主动将世家族谱复印了一份,并无偿捐赠给泉州市文物研究所,以供研究锡兰王室的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香港的亲属,她还联系上了世界各地的世氏族人,让这些散落在外的锡兰后裔找到共同的根。

2010年,斯里兰卡旅游部门组织了一场以"锡兰王子寻根之旅"为主题的旅游活动,邀请许世吟娥及其世家后人回国游览。

许世吟娥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她将世家珍藏的族谱、古钱币以及其他文物带到斯里兰卡,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展览。

展览吸引了大批斯里兰卡民众前来参观,他们对这段跨越数百年的神奇友谊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我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我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走出的。我很高兴能把家族的历史带回来,与斯里兰卡人民分享。"许世吟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文物展,许世吟娥还在科伦坡的一所大学做了关于世家历史的讲座,并回答在场师生们的各种提问。大家都被这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所折服。

多年来,许世吟娥一直在两地之间穿梭,为两国友好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斯里兰卡经济危机爆发,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困境。

就在斯里兰卡人民绝望的时候,中国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先后向其提供共计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雪中送炭,是斯里兰卡经济重建之路上的一剂强心针!这份援助令人感动。"许世吟娥由衷赞叹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自发组织泉州各界人士,为斯里兰卡人民捐款捐物,表达友谊的心意。

事实上,中斯友谊的根基就植根于两国人民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明朝时期郑和远航西洋,还是近代中斯建交,两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交往已形成了独特的友谊纽带。

而像许世吟娥这样的"使者"所肩负的,正是延续和发扬这份友谊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五百多年过去了。

那个曾被称为"锡兰"的国度,如今已经改头换面,叫做斯里兰卡了,但两国人民之间独有的友谊,却一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谊之树常青",树木的枝叶虽日渐郁郁葱葱,但根系始终扎根在两国人民的心田之间。

中斯友谊之树,已在泥土里悄然生根发芽,等待它在春日盛放,为两国人民带来事业兴旺、万象更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