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喧嚣的今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自体危机感。

性别焦虑、年龄焦虑、学业焦虑,婚姻焦虑、职业危机、中年危机、养老带娃,如此种种,让人烦不胜烦。失眠、抑郁、愤怒、悔恨等情绪更是纷至沓来,防不胜防。

假如恰巧你现在就身处负面旋涡之中,我猜你正在寻找一个道理,期待着有那么一句话能让你突然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彻底摆脱当下的痛苦,带你你走出内耗的泥潭。

这是大多数人的需求。可惜,这却不是个好想法。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你明白了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不过一二。”你明白这个道理又能怎样?能让你看到同事同学升职加薪,自己不羡慕嫉妒恨吗?

知道了“不要用别人的愚蠢来惩罚自己”又怎样?能让你被爱人抛弃,看着她投入别人怀抱,减少一丝怨念和愤愤不平吗?

并不能。

甚至知道了还会额外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让自己觉得怎么我这么差劲,明明掌握了这么多深刻的道理却还是想不开,原来自己是个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好了,朋友。如果上面说的就是你,那请停止责怪和打压自己。

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你已经努力到遍体鳞伤,就不要再自我捅刀了。

让我来告诉你真相,做不到知行合一,跟你的人品、胸怀、意志力毫无关系,

你只是把解决问题的顺序搞反了。

我们大部分人碰到事情都会先就事论事,先来一波是非对错的分析评论,再辅以具体的解决办法,最后以鸡汤鼓励自己结尾。

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顺序是

“认知——情绪——行为”

,逻辑是期待先让人认可一个新的道理来改变目前所处的情绪,转变情绪后再去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情人分手或者离婚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先改变认知,重新为这段关系这个人定性,期待用有眼无珠或者遇人不淑来缓解丧失亲密关系的坏情绪,总是固执地认为,只要想明白了心情就能好起来。

可是,经常离婚的同学都知道,这根本毫无卵用。即便你是提出分手的主动方,愧疚和丧失等很多不良情绪一样会长时间困扰你。

那么,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呢?《正念——照进乌云的阳光》一书中提出,有效处理心理问题,顺序恰恰和直觉相反,应该是

“行为——情绪——认知”。

书的作者吴艳茹博士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委,是一位有着23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家。书中用1000多位来访者的案例,证明了“正念”练习对于解决日常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行为——情绪——认知”的顺序更有效呢?因为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而行为却正好相反。用吴艳茹医生的话说,

动脑子比体验痛苦要轻松得多

我们之所以会不自觉地选择用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就是因为比起在糟糕的境遇中还要努力做出积极的行为,动动脑子简直不要太容易。

大家肯定都知道,心情高兴了,人自然会笑。反过来也一样,行为科学已经证明,即使你不高兴,只要强迫自己做出笑脸,发出笑声,情绪也会慢慢变好。也就是说,行为和情绪是正相关的,只要其中一个变化,另一个就必然会受到有力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心情不好,低沉抑郁时,

不是要赶紧去分析导致现在状态的原因,而是应该先有意识地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然后用积极有效的行为先改变情绪,等情绪变好了再转变认知不迟。

境随心转。当你心情平和,精力充沛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甚至到时候那些以前的问题都已不再成其为问题。

正如一瓶被墨水污染的水,要想让水变回清澈,一点点提取墨汁是一个方法,但是很难。而不断注入清水去稀释墨色,最后让整瓶水变得清澈反而是更简单更有效的手段。

这就是先不找原因,直接从调节情绪入手的内在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肯定有朋友会反驳,难道惹我生气的那些人、那些事我就不应该找找原因吗?那岂不是很吃亏。

要知道,我们人类是最会给自己找理由的生物。处理问题,尤其是涉及关系的问题,从找原因入手,多半是找到一堆别人的原因,这只会形成在指责别人的过程中,加重自己负面情绪的效果,可以说毫无益处。

因此,想要有效去除心灵中的墨汁,还是多关注怎么往心灵里注入更多的清水才是首选。

人生本就是修行,何必执着于一个法门。

作者吴艳茹在书中提出的“正念”练习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修心选择。

所谓正念就是在心绪纷乱时,不断提醒自己,允许一切事情发生,积极觉察自己内心产生的不良情绪并接纳之。想法不等于事实,各种想法任由其来,任由其去,我们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给予其能量,和各种想法共存,友善地照顾好自己的心灵空间,直至负面情绪自然消散。

这就是正念练习要秉持的基本态度。而且,《正念——照进乌云的阳光》还重点提到,在练习具体技术前,还要改变四个不良的思维习惯。

第一个不良习惯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必须应该达成什么目标。

人生在世,需要目标。但是要分清楚哪些是现在能够争取的目标,哪些是不切实际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时间上要给自己留下充足的余地。不要看到别人的成功就开始焦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际遇,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在前行。

不适切的目标不但不能提供向上的引导力量,还会成为个人进步的牢笼,困住你蓬勃的心灵。

第二个不良习惯是固执地认为其他人,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就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们不可能把馒头变成面包,但馒头是生活的必需品。

改变亲近人的执念是很多亲密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的大敌。总是爱指责伴侣不够体贴,成年子女不能和父母好好说话,都是这个观念下的产物。

困扰亲密关系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想通过改变对方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那往往是缘木求鱼,最终也只会落得个鸡飞蛋打一场空。

与其期待对方改变,不如先改变自己。

当然,这看似很不公平,但正如前文所说,不是让你改变立场认知,而是先要改变自己涵养情绪的能力。你会发现,心情好了,很多道理其实已经没有辩驳的意义了,这在家庭中尤其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不良习惯是固执地认为就应该如何对待事物。

牙膏就应该挤一厘米,辛苦了一天睡前就应该奖励下自己玩手机......当我们被某种观念束缚,就会给行为套上枷锁,甚至还会严苛地去要求别人。

当你沉下心来,多去体验,就会发现原来有些自以为有益的行为,其实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滋养。

真切地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而不要囿于头脑中一些固有的认知。

第四个不良习惯是固执地认为就应该如何处理问题。

在面对不良情绪时,很多人会对自己说,要坚强起来,要承担起责任。

可是,负性情绪有可能暂时会被压制下去,自己也确实感受不到悲伤或痛苦了,但是人的身体就像蓄水池,这些负性能量挤压在身体里后,会让人变得坚硬,导致亲近关系出现隔阂。

因此,我们需要打开心灵,兼收并蓄,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巧,达成与烦忧和谐共处,继而不断排解烦忧,最终不让烦忧积压在我们身心之中的目的。

那么具体该如何进行正念的练习呢?《正念——照进乌云的阳光》一书中介绍了

静坐呼吸、身体扫描、正念伸展

等方法。结合不同的方法,还配套了15个练习音频和3个练习视频,涵盖了目前学界经典有效的全部核心练习方法。我自己跟随音频练习了几个,对助眠很有帮助,而且也感觉到健心和健身其实一样,长期坚持才能有稳定的收获。

总体感觉,书中介绍的正念与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书胜在吴艳茹医生身在一线,因此介绍了很多正身处压力、焦虑、抑郁旋涡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了自己并不孤单,面临的问题和程度也并不独特,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战胜负面情绪的力量,这是传统国学经典无法给予的。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的《颂平常心是道》中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在社会急速发展,人心混沌不安的当下,也许正念练习是一条找回自己、安顿心情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