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解分段

2024年荆州四月调考第24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各地的四月调考卷纷纷出炉,命题质量都比较高,都在各自教学导向上对2024年省考进行了模拟,从压轴题命题角度,可以看出已经超越了元调框架,并结合往年自身的特点进行了“预测”。

2024年荆州四月调考,整卷命题质量高,尤其是在压轴题中坚持考察分段函数,值得学习。

题目

如图,已知经过点A(-2,0)和B(x,0)(x>-2)的抛物线y=-1/4x²+1/2mx+n(m>0)与y轴交于点C,过点C作CD∥x轴交抛物线于点D.

(1)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n和点D的坐标;

(2)设直线EF垂直平分OC,垂足为E,交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连接CF,DF,∠CFD=90°,求m的值;

(3)若在(2)的条件下,若点Q是抛物线上在y轴右侧的一个动点,其横坐标为t,点Q到抛物线对称轴和直线CD的距离分别是d1,d2,且d=d1-d2,①求d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②当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析:

01

(1)将点A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得0=-1-m+n,所以n=m+1;

由CD∥x轴,可知点D与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不妨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y=-1/4(x-m)²+1/4m²+m+1,可知对称轴为x=m,因此点D横坐标为2m,纵坐标与点C相同,为m+1,所以D(2m,m+1);

02

(2)仍然由抛物线的轴对称性,CF=DF,且∠CFD=90°,所以得到等腰Rt△CDF,其中对称轴与斜边CD交点为G,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G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由此可得FG=1/2CD=m,而CE=1/2OC=(m+1)/2,由CE=FG可列方程m=(m+1)/2,解得m=1;

03

(3)①在m=1的条件下,抛物线解析式为y=-1/4x²+1/2x+2,化为顶点式为y=-1/4(x-1)²+9/4,对于点Q,不妨设它坐标为(t,-1/4t²+1/2t+2),题目描述中,它在y轴右侧,涉及到两个距离,其一是点Q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d1,其二是点Q到直线CD的距离d2,因此需要考虑点Q在不同位置下,距离的表示不同,所以需要分类讨论:

Q在对称轴左侧
Q在对称轴右侧
CD上方
CD下方
CD上方
CD下方

由于点C在y轴上,因此只剩下三类需要讨论,分别对应的t范围是0 2,下面我们分别来写d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对于分段函数的图象,学生作图要求比较高,由于是草图,首先要能分别绘制每一段函数图象,并确定各自的自变量范围,其次要明确分界点(线),最后是求出各函数分支与x轴、直线y=1的交点

在0

在1

在t>2范围内,d=-1/4t²+3/2t-1与x轴的交点是(3+√5,0),与y=1交点为(2,0),(4,0);

依据上述信息作草图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d≠0,但d可以是1,因此,满足0

解题反思

对于二次函数的教学要求,我们先来读新课标,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二次函数压轴题,无论难度如何,都是按课标要求命题,本题也不例外。其中针对画函数图象,很多老师也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动手操作,但依然存在面对本题第3问,作图出现困难,这个教学上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张钦博士工作室系列研题视频中,至少有10位以上的老师在反思中提到了学生作图,也不止一次提到了平时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作图,只是个人认为,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这道题我给自已班学生也做过,并且站在部分学生旁边看着他们作图,经过观察之后,才发现作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多画”就能解决,单纯的时间累加,并不能促进学生作图能力的成长,关键在于对函数概念和图象的深刻理解。

作图之前必先算,这是原则,这个所谓算,包括特殊点坐标、特殊线段长、特殊解析式等,而是否“特殊”则依赖于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例如顶点、坐标轴上的交点等。

我想起曾经课堂上的某个片段,关于函数概念: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那什么是变量间的关系?我们列举一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你手里有一个糖盒,我手里也有一个,并且我的糖果数量始终是你的2倍,这就建立了一种关系,将你我手中的糖果分别作为两个变量x、y,则y=2x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种函数关系;

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有很多,关键是用函数去理解它们,你得想到用它,这和我们多次研题时,总是在探讨学生如何想到如出一辙,所以我们才不断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

因此,在画函数图象之前,不妨先让学生想一下,估一下,你的图可能画成什么样?打个样在旁边,再正式开始画,当你按列表、描点、连线的规范步骤完成之后,再和旁边打的样对比,这个过程就是培养作图思维的过程。其实作为老师用几何画板用图,本质是一样的,我自已解题,也是徒手作图,然后才到电脑上去作图,去验证一些徒手完成不了的步骤。

关于分段函数,新课标中也有它的例题,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每个界点,我们需要明确它的实际意义,而在本题中,也是同样的要求,分段函数的分支中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或反比例函数,都可以用于命题。

上图中有一句话颇有深意,“在许多情况下,有效的教学不仅能从条件推演结果,也可从结果想象条件。”达到这个层次,我觉得函数就学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