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来也巧,最近接连买到2款非常「名不副实」的食品,一个是实体店买的,一个是网购的。都有了比较积极的处理结果。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过程,假如咱们不小心碰到类似事情,说不定可以多 个案例参考,增加点维权信心哈~

1

其中一个,就是下图这款「进口饼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瑞爸实体店买的,他当时有认真看配料表,特意选了一款没有添加饼干,买回来之后还跟我“炫耀”:俄罗斯进口,成分不错,没加糖,油还比较靠后。 (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了一眼,中文标签比较简洁,确实可以。然而吃了一口,咦,发现不对劲儿啊!说好的不加糖怎么这么甜呢?瑞爸尝了下也说很甜。而且我的牙齿对糕点这种糖很敏感,太甜了就明显感觉不舒服~

我第一反应就是:标签标注不实。要么有糖没有写出来,要么有甜味剂没有写。于是揭开中文标签一探究竟,果不其然,英文配料表第二位就是糖,第三位就是油!中英文标签严重不符…(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爸也傻眼了,他默默地对照着中英配料表,有种被耍了的失落与疑惑感。毕竟都已经认真看配料表了,谁曾想它会来个偷梁换柱、挂羊头卖狗肉呢?假如对方是一位糖尿病朋友,有严格的控糖需求,以为自己买到了一个“无糖”食品就放心吃起来,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点都不夸张。

于是我就给本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希望加强对这款饼干以及周边食品的监管。市监局工作人员跟我说不需要指点他们工作。然后问我有没有个人诉求?我说我第一时间确实没有想到个人怎么样,不过如果非要个人诉求的话,咱们《食品安全法》替消费者说的很清楚,“退一赔十”,并且“不足1000的赔偿1000”。他们说是的,都记录好了,会尽快处理。

还挺快的,第二天下午就收到了店家打来的电话,店长表示产品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之前不太懂给疏忽了,目前问题饼干已全部撤柜,并且也已经联系进口商进行了修改等等。态度很好,听起来也挺诚恳。同时跟我商量能不能只“退一赔十”就可以?

其实个人赔偿并非原本目的,咱们不是职业打假人,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作为消费者,我只是希望买到一款符合原本「真实知情权」的产品而已,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信任第一位,省时高效。当然如果店家通过这件事能对食品标签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在赔偿上我没必要斤斤计较,“退一赔十”未尝不可。所以我就同意了,他们反而感谢我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约了第二天傍晚,我们就把饼干给店家退回去了,后续处理就非常痛快,饼干本身价格26.7块钱,也就是说商家退还给我26.7元,同时赔偿267元,这个事情基本就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 注意到目前摆放的饼干,配料表都已经全部更新)​

2

第2个呢,是一款奶棒,我自己从抖音某直播间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之前同样有认真看商家挂出来的配料表,看着还不错 (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实际到货的时候发现配料表根本不一致,不仅不一致,简直就是虚假宣传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收到的炼乳风味粉排第二。更重要的是,商家不仅把顺序调整了,而且把「炼乳风味粉」当中的葡萄糖浆椰子油全部抹掉了。这哪是原原本本呈现给消费者,而是趋利避害选择性呈现啊!

更逗的是商家的页面宣传上还大写特写说“不添加白砂糖,保护孩子小牙牙”,然而添加葡萄糖浆代替白砂糖,就对牙齿好了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我就给商家发消息,反映了「配料表不一致」这个问题。殊不知商家没有任何歉意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反而跟我说这个好的配料表是他们将要升级的,后面的产品会按照这个来生产.....我也是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升级固然是好事儿,但问题是我们实际收到与展示的不一致啊,如果说收到的是好的,展示的是差的还情有可原,现在恰恰是反过来的,是什么逻辑?

于是我就避开商家,直接给直播平台反应,因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平台也是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我把证据发过来,告诉两件事儿,一是希望平台尽快更换信息展示,减少对更多消费者产生误导,二是摆出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的相关规定(文末附法规具体截图)。

果然是较大平台,觉悟性很高,跟我说很重视,会进一步核实,如果属实会督促商家尽快处理,让我耐心等待。于是其他我也就不必多说。

后面就依法按照“退一赔十,不足1000的赔偿1000”的原则处理了。 (当然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例如本来说48小时处理,结果没有兑现,后来又继续拖延,因为他们更换好配料信息之后,时间一久可能难免有点不想承担责任的心理。)

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大家遇到问题产品记得截图或录屏保留好证据啊,要不然一旦商家更换了信息咱可能真的有点说不清楚,就很被动了。

3

连续2个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挺耽误时间和精力。我就在想「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营养标签通则」,都实施 10 多年了,为啥还有这么多明显不合规范的食品?浅浅分享3点我的想法:

1、对于食品从业者,既然从事这一行,就需要具备最起码的专业素养、专业水平和觉悟,知道应该怎么做,什么不能做,基础学习很有必要。

2、从消费者来说,其实大家都比较单纯,我们不是职业打假人,不会天天去盯着不合规范的食品找茬,但是自己认认真真选购的食品,却存在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问题,真的非常失望且难过,这个时候用《食品安全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更多的消费者入坑,从长远看我认为也算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吧。反过来想,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你选择当个“老好人”,就可能有更多无辜的消费者被“骗”,他们甚至都还不知道...

3、买东西看食品标签的意识依旧非常值得鼓励,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希望更多的商家特别是网购平台,在商品页面端就把食品标签展示出来,及时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不用从评论区很艰难地才能扒拉到一星半点食品配料信息。

4、市场监督部分,如何加强对食品的抽查,我觉得还是琐碎且较大挑战,尤其是地方上一些规模不大的食品店、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食品,检查覆盖面可能还是较难覆及到。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从哪里买选择大品牌相对会更有保障一些。

4

案例中涉及的一些法律和国家相关规定,依据如下(大家也可以收藏一下,需要的时候有据可循,就是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B 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正版,第131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正版,第148条。

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一条特别重要,特意把它摘录下来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2022.1.1 )

好的,这期就先到这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类似问题,

都是怎么解决的?

希望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不被辜负~

如果被辜负,

记得你有权选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原创 | 李园园

编辑 | 言言

专注营养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益营养交流

关注我,交一个邻家营养师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