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代表作包括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巨兽》,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等,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美国约翰·科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并多次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福克纳小说奖等。

保罗·奥斯特似乎并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喜欢、或者说能让所有人看到其才华的作家。他的语言像推理小说一样简洁,小说叙事依靠故事模式推进,再加上支离破碎的叙事,让英语评论家詹姆斯·伍德都表示他的作品像是“浅薄”的“奥斯特牌古龙水”——而当奥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后,国内读者能对其产生的共鸣也相应变得更低,很多读者(也包括我自己)完全读不出来奥斯特的作品除了一些具有想象力的叙事外,还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很多其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对保罗·奥斯特充满了赞誉之词,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奥斯特的忠实拥趸村上春树——在中国很多人也的确是通过村上春树的介绍才诞生了阅读这位作家的作品的兴趣。另外,如果说村上春树的赞赏只是证明了奥斯特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影响力的话,在近期入围国际布克奖的新书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作家们对保罗·奥斯特的赞誉。在瑞典作家伊娅·根伯格的小说《唯余细节》中,主人公在高烧中拿起了奥斯特的书籍,“重读《纽约三部曲》的欲望或许来源于某种巧合,但更有可能是因为高烧牵动了我大脑中的某条神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天,每一秒,生活都在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而言,我总是在不断返回自身的同一处地方”。

通过其他作家推荐奥斯特的缘由以及在作品中引用奥斯特的情景,我们可以很鲜明地看到保罗·奥斯特作品的文学特色——人生意义的生成与瓦解、简单又难解的生活谜团、孤独又虚无的人生色调。无论保罗·奥斯特在写作上做出了什么样的尝试,这些都是他故事里统一存在的特征。奥斯特在生前的采访中曾经屡次提到一件对他而言意义重大的事情,那就是在14岁的时候,奥斯特和一群同龄的男孩在森林中遇到了恶劣的雷雨,在躲避的过程中,奥斯特目睹了一位男孩被雷电击中身亡。这件事情给保罗·奥斯特带去的触动是极大的,他在那一刻清醒地认识到了死亡的随机性,他认识到了死亡与人生的关系——前者让后者看起来是如此的虚无而短暂——同时也可以说在稳定的人生观念瓦解的同时,奥斯特也诞生出了另一种看待生命的视角。转年,15岁的保罗·奥斯特便开始立志要成为一名小说家。在奥斯特后续出版发表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大量存在类似人生感悟的桥段。在5年前出版的奥斯特写完的篇幅最长的小说《4321》中,这个男孩被雷击的命运也挪用到了主人公2号的身上。

这部最后的超长篇幅的《4321》是保罗·奥斯特生前耗费了三年半的时间写成的——相对来说时间并不很长。它融合了保罗·奥斯特文学生涯中所有的风格特质,囊括了上世纪60年代的政治氛围与社会特征,也独具创造性地给主人公安排了四种不同的命运,以此来探讨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人生存在的方式,生命的虚无等等话题。作为一本耗费了很大气力的小说,《4321》的文学水准并不平庸,但是其影响力却远远没有达到奥斯特创作初期《纽约三部曲》等作品的高度。而在我们看到的其他作家引用的奥斯特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纽约三部曲》(即《玻璃城》《幽灵》和《锁闭的屋子》)。其原因在于,保罗·奥斯特的文学影响力还有着时代环境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21》作者:保罗·奥斯特译者:李鹏程版本:理想国 九州出版社 2019年1月

《纽约三部曲》的第一个故事《玻璃城》出版于1985年(出版前,这个故事曾经被美国17家出版社先后拒绝),出版后便引发了轰动。引发剧烈影响的一个原因在于,奥斯特从1980年开始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当时布鲁克林的作家和艺术家并不多,很少有人在作品中反映布鲁克林的生活。而保罗·奥斯特的作品无疑抓住了布鲁克林的生活特质,这让他的作品顿时吸引了大量美国本土的读者。同时,奥斯特曾经在法国巴黎居住并写作的经历,又让他的作品在描绘布鲁克林现实的基础上具有了浓烈的陌生气质。日常生活的陌生化在奥斯特的作品中实现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诗人梅根·奥罗克回忆说,“我父母所有朋友的书架上都有他的书。作为当时还是青少年的我,我和朋友们也非常热衷于阅读保罗·奥斯特的书籍,因为它同时具有欧洲超现实主义的陌生感和当地生活的亲近感”。如果说在美国,奥斯特是作为接地气的畅销小说家而存在的话,那么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奥斯特则更像是一个闪耀的文学明星。法国文学中的诸多理论,如德里达的语言理论,陌生化,侦探结构等等,这些全都在保罗·奥斯特短小精悍的作品中找到叙事案例,也让奥斯特的作品更加丰富迷人。

因此,对国内读者而言,最为遗憾的事情或许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环境和语言土壤,我们很难完全体会保罗··奥斯特小说中闪闪发光的原创性以及生活的陌生感,只能通过叙事来阅读到80%的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一直以来都是一位相当勤奋的作家,他每天工作大概七小时左右,作为一名被归类为后现代小说的作家,奥斯特一直对电脑感到惧怕而坚持用笔写作,“笔是一种更原始的工具,你会感觉这些文字从你的身体里出来,然后再把这些文字刻进书页里。写作对我来说一直具有这种触觉品质。这是一种身体体验。”他整个写作生涯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思考生存与死亡的意义。在他的作品中,死亡似乎是一切的终结;而保罗·奥斯特的离世,似乎也终结了一个属于布鲁克林的文学时代,终结了一段有着众多读者共享的文学回忆,或者更虚无地说,它终结了所有关于保罗·奥斯特评论的意义。

撰文/宫照华

编辑/张婷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