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那么,在古代时期的军队打仗为何着重粮草,不打仗也要吃饭,难不成打仗时候消耗粮食更多?幕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说古代粮草的那些事。

其实,在古代军队体系内,粮食的战争消耗和平时消耗,就完全不能混为一谈,因为战时十分消耗粮草,主要就是在后勤补给运输上的粮草消耗多了,进而导致无法和平时的粮食消耗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在战时状态下,运输成本往往会大于原粮食的本身成本!

在非战争状态下,军队大多都是分散驻扎在各地,并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的粮食消耗缺口,这自然可以就地解决吃饭问题,像明朝就有军屯,士兵自给自足,或者直接在驻地附近的商户或者农家进行粮食购买。

但是,一旦军队的驻扎人数较多,就比如京畿和边关地区,对于粮食的需求和消耗便会明显上升。

再以明朝为例,朝廷为了供应京畿和边关的驻军粮食,每年需要向其运粮400万石,为此还专门设立漕府和漕运总督管理。

当时,整个漕府有近13万人,运船近12000艘,还有海船350艘和水手7000余人,其日常开销也是非常巨大,特别是对驻地的集中粮食配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非作战状态下,士兵的粮食供应完全可以靠地方解决。但是,当作战时就会把各地的士兵集中到一起,地方财力和运力严重不足,就只能依靠后方后勤大本营进行转运。

比如,朝廷出动10万大军作战,而其中的辎重部队大概就有3万人,作战部队只有7万,即便如此,部队还是需要30万民夫来运粮。

在民夫运粮过程中,也会消耗粮草,以及运输途中的粮食损耗。所以说,虽然表面上是为10万军队提供粮草,但是想要完成粮草供应其实需要供养40万人。

这样一算下来,战时状态的粮草消耗,便是平时的4倍以上。

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就是在粮食运输过程中,也是需要动用大量的牲畜,而这些牲畜一旦途中死掉,所背负的粮食便无法得到转运,粮食损耗便进一步增加。

同时,古代的粮草,其实是分为粮和草,粮是人吃的,草是马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一匹战马的地位,甚至可以超过轻装步兵,特别是中原王朝时期,战马需求庞大,战马也变得十分金贵。

毕竟,在没有坦克、飞机、汽车的古代社会,战马是唯一具有快速机动能力的力量,而战马只有口粮充足才能发挥其机动性。

同时,粮草也泛指了许多生活物资,包括军饷、药材、帐篷、军械等,都是需要不断补充,特别在战场上,军械的损耗极大,兵员伤亡对于药材的需求也大。

在运输粮草到前线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十不存半”。

在古代时期,粮草的运输主要依托陆路、水道、以及还有少量的海运等。

但是,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一旦遇到雨雪天气,马匹车辆和船只会寸步难行,而且还会以此损耗掉部分粮食,这也就大大影响了战时粮草的运输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马车拉着粮草本来就行动缓慢,这让运输速度进一步下降,而负责押运的民夫与牲畜,在运输过程中,也是需要消耗一定粮草来维持生存。

所以,当运输粮草到前线以后,一般都是只少不多,所运的粮草更是存在“十不存半”的现象。

明朝时期,每10000名士兵,一年便会消耗掉70000石米以上,70000两盐菜银以上,而一匹战马,一年就要吃掉360万束草,还有10余万石豆。

在军事作战时期,这些粮草便需要专业的运输队进行供应。

在清朝时期,康熙帝派遣20万大军远征西北噶尔丹,二十万大军背后消耗的粮草可想而知。

所以,当时为保障前线军粮的筹集和运输,设置了专门的后勤机构和军事仓库部门,由康熙帝亲自负责,并让地方军政大员进行协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康熙二十九年,首次讨伐噶尔丹派出十万大军,所有军粮全部都是京通仓、归化城(当时,直接调用了一批骆驼来运输军粮),以及军队驻地的地区粮仓进行提供。

康熙二十九年,朝廷又派出六百多名后勤兵跟随远征军出征,运输五个月的军粮,其中运输的牲畜有马、牛、羊、骆驼等,这些牲畜既是运输工具,也可以用来当做口粮。

当时,噶尔丹所部便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部下纷纷离开,最终落得个兵败下场,可见粮草的充足供应,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多么重要。

以明末辽东战场为例,辽西走廊长185公里,军运队一天行军30公里,往返一共14天。如此计算,1万土兵粮草需求,就需要20000大车来运输,而当运输队到达时,只剩下14600车,消耗6000余车以上(实际消耗甚至比这个数据还要高)。

实际来说,古代战争时期的运输,一般是靠人和骡马进行运输,一趟运十份,到前线可能就只剩下二、三份。

所以说,后勤机构做军粮准备的时候,就要计算好运输消耗成本,比如需要1万石的粮,至少需准备8万石以上供给,而这还只是吃饭问题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力的消耗,战损的消耗,自然灾害天气的消耗,牲畜的消耗等,都决定了战争状态下的军粮供应,一份等量的军粮需求,往往比非战争状态消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