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僧孺列传

牛僧孺列传

牛僧孺(779—848年),字思黯,安定郡鹑觚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晚唐宰相。

  • “牛李党争”的牛派领袖

牛僧孺的远祖曾在隋朝做过高官,祖父、父亲也做过基层官员。牛僧孺自幼父母双亡,靠祖上的田产为生,但他爱好学习,十分刻苦。

二十六岁时,牛僧孺与宗室子弟李宗闵同科及第,进入仕途。三年后,唐宪宗下诏举行制科。与定期举行的进士考试不同,制科由皇帝不定期下诏举行,应试者不限身份。

牛僧孺、李宗闵都参加了这次考试,借机批评时弊,指责宰相李吉甫,成绩名列前茅。李吉甫向宪宗哭诉说,这是政敌指使牛僧孺、李宗闵攻击自己,于是将两人斥退。

随后,有大臣上疏替他们鸣不平,认为是李吉甫借机打压敢于直言的考生,李吉甫也被罢相。这件事被视为“牛李党争”的起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僧孺调任基层地方官,直到李吉甫去世后,才回到朝廷,担任监察官员。有一名叫李直臣的贪官被判处死刑,通过贿赂宦官求情,牛僧孺严词拒绝。

唐穆宗当面对牛僧孺说:“这个人很有才干,朕打算宽赦他。”牛僧孺说:“凡是没有才能的人,只不过拿着俸禄、取悦君主而已。帝王设立法律,约束奸雄,正是为了有才能的人。安禄山、朱泚因为才能过人,所以扰乱天下,况且李直臣只有小才能,又何必为他枉曲法律呢?”唐穆宗觉得有道理,重赏了他。

后来,唐穆宗得到一份某官员贿赂朝臣的账本,很多大臣都有受贿记录,只有牛僧孺的名字旁边写着:“某年某月某日,送钱一千万,没有接受。”穆宗赞赏地说:“朕果然没看错人。”从此对牛僧孺十分推重,任命他为宰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很有声望,也有机会成为宰相。但有位宰相与李吉甫有旧怨,为了报复,将李德裕排挤出朝廷,大力支持牛僧孺。这样一来,牛、李两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一年后,唐穆宗病死,儿子唐敬宗即位。牛僧孺不满小人得宠、宦官专政,辞去宰相之位,到地方上任职。唐敬宗仅在位两年,就被宦官杀死,他的弟弟唐文宗即位。

后来,牛僧孺的同年好友李宗闵成为宰相,将同为宰相的李德裕排挤出朝廷,调到今四川地区担任节度使,推荐牛僧孺重新登上相位。

第二年,河北军阀杨志诚叛乱,驱逐了他的上司,夺得军权。唐文宗召集宰相商量对策,牛僧孺说:“河北地区从‘安史之乱’以后就不再听从朝廷的号令,朝廷花了大量钱粮征讨,都徒劳无功。所以,对于河北的叛乱应该予以安抚,只要他们能替国家防御北方的契丹人就够了,不用计较他们是反叛还是归顺。”

迫于现实,唐文宗同意了牛僧孺的建议,承认杨志诚的地位合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一名镇守维州(今四川省理县)的吐蕃将领向李德裕投降,李德裕提出趁机进攻吐蕃。唐文宗犹豫不定,向大臣征求意见。牛僧孺说:“他的建议不对。吐蕃领土广阔,失去一个维州并不算什么。况且我们与吐蕃刚刚讲和,我们一旦失信,就会留下借口。如果吐蕃兴兵进攻,三天就能到打到长安。到那时,就算有一百个维州,也于事无补了。”

鉴于当时藩镇林立,国力衰弱,唐文宗同意了牛僧孺的建议,命令李德裕把维州归还给吐蕃,投降唐朝的吐蕃将领被送回后也遭到残忍杀害。李德裕一党纷纷指斥牛僧孺害怕李德裕立功,所以才假公济私,横加阻挠,文宗也感到后悔。牛僧孺心里害怕,辞去相位到地方上任职。

唐武宗即位后,对外态度十分强硬,再次任用李德裕为宰相,牛僧孺、李宗闵及其追随者都遭到贬谪。

六年后,武宗病死,他的叔父唐宣宗即位,很快就罢免了李德裕,下旨召回牛僧孺等人。不久后,牛僧孺去世,终年七十岁。长达四十年的“牛李党争”宣告结束。

“牛李党争”加深了晚唐的统治危机,与宦官专政、藩镇割据一起,促使唐王朝走向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裕列传

李德裕列传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晚唐宰相,杰出的政治家。

  • 朋党领袖与晚唐名相

李德裕出身于世族官宦之家,父亲李吉甫担任过宰相。李德裕自幼志向远大,刻苦学习,尤其精通《汉书》和《春秋左氏传》,学业逐渐大成。

李德裕不喜欢参加科举考试,通过父亲的恩荫,成为一名低级文官。后来为了避嫌,到各藩镇担任幕僚,直到父亲去世后才回到朝中,官职逐渐提升。

唐穆宗即位后,很赏识李德裕的才干,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负责起草诏令。当时有许多皇亲国戚与宦官、权臣相互勾结,李德裕非常反感,上疏说:“按照本朝先例,驸马是天子的近亲,不应该和朝廷要员来往。请陛下明令禁止。”穆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着李德裕在朝中的声望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认为他可以胜任宰相。但当时有一位宰相和李吉甫有旧怨,便将李德裕贬为地方官,并推荐与李氏父子有矛盾的大臣牛僧孺出任宰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前,牛僧孺曾在制科考试中批评当时的宰相李吉甫,遭到贬斥,由此结下仇怨,是为“牛李党争”的起因。这次相位之争又加深了两党的矛盾。

唐文宗即位后,名相裴度推荐李德裕出任宰相。但是“牛党”的二号人物李宗闵在宦官的支持下成为宰相,并帮助同年好友牛僧孺登上相位,李德裕则被排挤到今四川地区担任节度使,“李党”其他成员都遭到打压。

831年,一位镇守维州(今四川省理县)的吐蕃将领向李德裕投降。李德裕立即派人接手维州,上疏说:“臣打算派遣三千兵马,直捣吐蕃腹地,雪洗多年来受他们侵凌的耻辱!”

文宗让大臣们商议,多数人都同意李德裕的建议,只有牛僧孺强烈反对,认为吐蕃实力太强,唐朝无力抗衡。于是文宗下旨让李德裕将维州以及投降者还给吐蕃,结果维州得而复失,投降者全被吐蕃人押到边境上残忍杀害,李德裕沦为笑柄。

这是牛、李二人第一次正面交锋,李德裕对此十分愤怒,李党成员都认为这是牛僧孺挟私报复,纷纷抗议,牛僧孺因此罢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文宗去世后,他的弟弟唐武宗即位。武宗励精图治,对藩镇、外敌都十分强硬,将李德裕召回朝廷担任宰相,给予充分信任。

840年,回纥可汗被其他部族打败,部众离散,带着残兵败将投奔唐朝,请求借兵借粮。有将领提议趁机攻打回纥,李德裕说:“从前我国发生内乱,回纥出兵协助平叛,屡建奇功。现在回纥国破家亡,前来投奔,并非入侵我国,不能征讨。不如借些钱粮给他们,静观其变。”武宗欣然接纳。后来回纥发生内乱,进犯唐朝,朝廷出兵将他们击败。

当时皇室衰微,很多藩镇的节度使之职父死子继,不接受朝廷选派。843年,泽潞(今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西南部)节度使刘从谏病死,由于儿子年幼,便选侄子刘稹作为继承人。

李德裕说:“泽潞位于国家的腹地,与镇守边地的河北不同,如果不进行征讨,还怎么号令四方呢?要是其他藩镇也效仿,朝廷就威严扫地了!”唐武宗问:“你有取胜的把握吗?”李德裕分析说,刘稹之所以敢和朝廷叫板,就是仗着河北三镇在背后撑腰。可以给他们许诺,朝廷的军队绝不越过太行山(在今山西省、河北省交界处),他们没有唇亡齿寒之虞;此外,泽潞在太行山以东的两个州,也交给他们攻打,以示信任。这样一来,泽潞孤立无援,而朝廷得到河北三镇的帮助,声势更加壮大,一定能取胜。并说:“如果打不赢,臣甘愿领罪。”后来都如李德裕所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46年,唐武宗去世,他的叔父唐宣宗即位。宣宗一向厌恶李德裕,登基仪式一结束,就问宦官:“刚才在我身边的人是李德裕吗?他看我一眼,我就感到毛骨悚然。”宣宗立即罢免了李德裕,将李党全部赶出朝堂,牛党重获重用。

其后,李德裕被一贬再贬,于850年凄惨地病死在崖州(今海南省海口市),终年六十四岁。李德裕无论在地方任职,还是担任宰相,均以政绩卓越著称,后世评价很高。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八册《旧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