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企业往往像是某个时期的六边形战士,无论机遇还是实力都异于常人。

而那些已经死去的企业,也许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

新经济领域,每有一家企业突出重围,就意味着有无数家企业折戟沙场。如果我们给这些死去的企业建一座公墓,那么这座公墓的规模有多大呢?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2年,关闭公司数量从358家增长到了4198家,增长了十多倍。创业环境不佳的2019年,高达5709家企业被送进这座“死亡公墓”。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与死亡的概率从来不成正比。如果想要成功,一家企业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不能犯错。因为一旦犯错,企业就可能随时走向失败,走向关门歇业的大结局。

那么,这些企业品牌都犯了哪些错?

错误的市场定位和“自嗨式”的伪需求是初创品牌的大坑,比如饿了么星选。2017年,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并在次年推出了新品牌“饿了么星选”。

放在当时看,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这一步,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靠外卖起家的饿了么反而落后美团,因此急需外部力量的补强。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美团的市场占比为54%,而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分别为35%和5%。

然而,想要突出重围的饿了么,并没有选择扩大市场份额,反而走起了“高精尖”路线,将“饿了么星选”定位高端市场。

在中国,“高端市场”是一个诱人的毒苹果,逻辑上都合理,做起来都是错。于是,“饿了么星选”也难以逃脱这个厄运。

时间到了2020年,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6.9%,饿了么星选则下降到4%。反观美团,在市场占有率上已经接近70%,比两年前还高了接近20%。

因为错误的路线,“屠龙勇士”只能败下阵来。高端外卖,终究只能成为可望不可即的幻影。

2023年2月,苦苦支撑了几年的饿了么星选宣布停止运营。

除了“伪需求”这个大坑外,时机把握也是一门学问。一模一样的生意,放在十年前和放在十年后的结局将完全不同。这之中的典型,就是Essential Phone。

这个手机品牌你可能感觉陌生,但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却大有来头。Essential Phone的创始人是安卓之父,Andy Rubin。

离开谷歌后,Rubin想要再一次颠覆手机行业,于是选择创办一家智能手机公司。遗憾的是,时间并没有站在这位安卓之父的身边。

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是2017年,而同一年苹果则推出了“十周年纪念款产品”IPhone X。这意味着,智能手机行业早已经从群雄争霸的成长期,向巨头垄断的成熟期过渡。

因此,Essential Phone的结局也不难想象。2020年,这家成立三年的手机企业,走到了末路。

不过安卓之父的影响还是在的,2021年,Essential Phone整体出售给了2020年成立的Nothing公司,大概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

还有些企业做着做着老板不见了,比如曾经的蛋壳。2020年6月,蛋壳突然宣布换了一位临时CEO,而原因则是原CEO高靖被调查无法履行相关职责。此次之后,蛋壳就开始负面不断。

到了2022年,蛋壳及其关联公司被列入异常经营、员工被拖欠工资,最后被法院强制执行1712万,一家曾经的明星企业又消失在了历史中。

不知道这一次斗鱼CEO被查,会不会也是斗鱼企业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这些还都只是企业倒闭的一小部分原因而已。

团队管理出现矛盾、现金流断裂、企业转型失败、政策出现变化等等,这之中的每一项几乎都是企业发展的“生死劫”。

我们要做的,是警醒,而不是遗憾。因为企业破产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的一部分。

正如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对创办企业的感悟,不会游泳的人,就让他淹死好了。

很残忍,但似乎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