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自然资源部突发,有城市可能要暂停供地!

近期,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对应去化周期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遏制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合理增长。

《通知》强调: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直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36个月以下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36个月之间的城市,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其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4月30日,中央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同时对下一步房地产等方面工作作出部署。

在会议上,最高层针对房地产行业,做出明确指示:保交楼,去库存。

紧接着,会议当晚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对应去化周期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遏制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合理增长。

其中重点内容为: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直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36个月以下;超期未动工两年以上的闲置宅地,要依法收回

除此之外,文件还指导各地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遏制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合理增长,稳定市场预期。

一、严格落实“以需定供”

《通知》要求各地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的原则,在编制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时,与当地的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相衔接,统筹安排全年的住宅用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健康稳定。

二、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36个月,暂停宅地供应

《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调整宅地供应量,合理控制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较长城市的商品住宅用地供应。

对于库存压力大、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要暂停新增商品宅地出让,坚决遏制存量土地不合理增长态势。

对于去化周期在18-36个月,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合理控制其商品住宅用地出让规模和节奏,确保存量不增加,逐步盘活消化。

三、超两年未动工的闲置宅地依法收回

文件明确: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对于超期未动工两年以上的闲置住宅用地,该收回的要依法收回,要求各地及时拟订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防止融资平台公司违规拿地

文件提出: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做好购地资质、资金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防止融资平台公司违规拿地、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02.

此次工作通知文件的出台,也有迹可循,当下各个城市皆面临着去化困难的局面

根据中指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重点50城商品住宅可售面积出清周期超20个月,其中仅一线城市平均库存出清周期低于18个月,个别二线城市出清周期处于合理水平

另据易居研究院对3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进行排序,其中,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有10个城市,分别为韶关、西宁、舟山、洛阳、哈尔滨、嘉善、晋江、泉州、唐山和江阴。

《通知》中指出“以人定房,以房定地,统筹‘市场+保障’的住宅用地供应安排”,“人房地”联动机制加快建立,未来人口规模大且人口增长的城市,土地供应也将得到更多保障

而在通知文件发布前,各大一线城市也早已经针对今年的土地供应做出相应的大幅缩减。

如苏州2024全年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185公顷,同比大减64%;重庆2024年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996公顷,同比减少约14%;上海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量同比减少约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从常州市场方面看,目前暂时没有明确的官方公布的去化周期数据。

不过从一些专业的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来看,常州整体的去化周期其实是处于高位的

首先从克而瑞发布的数据看,截止3月30日,常州库存量为497万㎡,去化周期达到了37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新京报援引上海易居研究院数据统计来看,截至3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5.3个月。

这100个被纳入统计的城市中,有41个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而常州存销比高达54.4个月,位列全国第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2日,根据常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常州官方发布了当前常州市区存量住宅用地信息(截至2024.3.31)

其中当前常州市区存量住宅总计有188个,但未动工地块个数就有114个,未动工土地面积达到了570公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更早之前发布的常州市区202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常州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总量为2200亩,对比上一年减少了约600亩。

若此次文件通知被严格执行的话,那么常州后续大概率就会暂停出让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仅作为推广示意使用;如涉及版权使用,请版权所有人与我司联系。

加作者微信咨询购房问题,或加入楼市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