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传入湖北,流变形成清戏,又称湖北高腔,是境内最早的地方剧种。康、乾年间流行襄阳、安陆(今钟祥)、黄州、德安(今安陆)、武昌等5府25县。早期的清戏班及清戏“围戟班”(业余清唱)兼唱昆曲。

乾隆年间与弹戏合班,引进南戏、明传奇剧目。知名戏班有:

1813年(嘉庆十八年)谷城武生员陈则凯创办的玉林班。他为办戏班,先开科班,聘麻城籍清戏艺人郭玉林(小秃)教戏,并从宜城买来一批儿童,在当地招收部分学徒,开科习艺于陈氏十一门祠堂一古柏祠。1858年(咸丰八年),玉林班由他的3个孙子继承。全班有70多人,上演剧目100多出,艺人阵容整齐,功夫扎实,行头讲究。此时为该班兴盛时期。常演剧目有《关公训子》《文公走雪》《大战金钱豹》《水漫金山寺》等。演出区域沿汉水上溯至老河口、郧阳,顺流而下至襄阳、宜城等地城镇。襄阳牛首、谷城盛墉的江西会馆皆有班名题璧。该班演出活动还远及安陆、孝感等地。

后期因老艺人相继谢世,宜城籍老艺人辞班回乡,戏班渐趋衰落。1884年(光绪十年)在宜城演出后散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于嘉庆、道光年间创办的天福泰班,班址在麻城、罗田两县交界的肖家山(今麻城盐田河南冲庙)。创办人是“诰封朝议大夫"夏映均(1786~1864)。初办戏班,唱弹戏(汉调),不过20余人。后从大冶聘来高腔演员和乐师,并在本地招徒开科班,充实班底,发展为具有近百人的清戏大班。

还聘有编写剧本的先生,雇有制作砌末、扎彩灯的师傅,仅绣工就有10余人。该班以演目连戏为主,也常演《岳飞》《水涌金山》及折子戏《描容》《拜月》等。在鄂东南一带巡回演《目连》,必演12本,谓之"消灾避邪”,形成习俗。传至第四代人夏久淡,1891年一因中途班主病逝散班(散归时间为192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约在光绪中叶组建于随县的随园班。全班80余人,属清戏、弹戏二合班,能唱唐、宋、元、明、清五朝大戏,以扮演薛仁贵、张士贵、吴三桂等角色见长。

清戏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湖北的汉调、越调、花蛟戏、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唱腔陈旧,唱词典雅费解,加之口传失误,错讹较多,至清末日渐没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23读书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