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叙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叙伦

最早提议用的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来作为国歌的人是马叙伦;提议把每年的十月一日作为国庆节的,也是马叙伦

马叙伦,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号石屋老人,祖籍浙江绍兴,1885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马叙伦在北大教书、与马寅初有“二马”之称,名重当时。

马叙伦曾任教育部次长,期间多次帮助掩护共产党领袖。那时,共产党的活动被北洋军阀禁止。一次,内务部得到密报,说共产党首领“李寿长”在各校积极活动,咨请教育部查明追捕。马叙伦知道“寿长”是李大钊的字“守常”的音讹,当即将咨文压下,并急速密告李大钊及时隐蔽。

马叙伦还掩护过陈独秀脱险。在其所著《石屋余渖》中有这样的记载:

  • 往在北平,中国共产党领袖陈独秀从上海来,住东城脚下福建司胡同刘叔雅家。一日晚饭后,余忽得有捕独秀讯,且期在今晚。自余家至福建司胡同,可10余里,急切无以相告,乃借电话机语沈士远。
  • 士远时寓什方院,距叔雅家较近。然无以措辞,仓卒语以告前文科学长速离叔雅所,盖不得披露陈独秀姓名也。时余与士远皆任北京大学教授,而独秀曾任文科学长。
    故士远往告独秀,即时逸避。翌晨由守常乔装乡老,独秀为病者,乘骡车出德胜门离平。

介绍见下行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介绍见下行文字

1946年。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右起:马叙伦、包达三、雷洁琼、阎宝航、张絅伯、盛丕华、胡子婴(代表团秘书)、蒉延芳

周恩来看望病房中的马叙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看望病房中的马叙伦

“九·一八”事变后,马叙伦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之中。他先后被选为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主席、华北民众救国联合国主席。当时的上海文化界有马相伯参加领导的救国会,二位有声威的领导人都姓马,舆论遂流传有“南北救国,唯马首是瞻”的说法。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遣兵调将向华北、东北进军,内战一触即发。当时的马叙伦已经移居上海。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人民团体代表推举马叙伦为首的9人,奔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呼吁停止内战,挽救和平。

代表们刚下火车,就遭到数百名暴徙包围,在他们的胁迫下,马叙伦和雷洁琼等人被推进一个候车室内,其他代表被推进另一个候车室。代表团成员阎宝航,试图对暴徒说理,但这批丧心病狂毫无理性的暴徒,竟然将他们三个打成重伤。

事发当夜,周恩来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并于拂晓两点偕董必武、邓颖超赶到医院探视慰问。当周恩来看到病床上马叙伦,激忿难平地说:“血是不会白流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不久,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从延安致电马叙伦等人表示支持和慰问。从那时起,马叙伦坚定地认识到:人民是推进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真正的希望所在。他对周恩来说:“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3年元旦,马叙伦和主席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元旦,马叙伦和主席在一起
马叙伦和主席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叙伦和主席在一起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渡江后,中共为迎接全国解放、建立人民政府,抓紧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开幕。16日晚,在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上,成立了6个小组,分工负责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马叙伦担任第六组组长,主持拟订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

新中国建立后,马叙伦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等职。

据说,每次主席约马叙伦等民主党派的老人议事时,都会亲自走到汽车跟前,搀扶他们下车和上台阶。由此可见,主席对马叙伦等人的器重。

马叙伦晚年时,请了柯贵贤女士来专门照顾他。柯女士在他家工作十余年,直到马叙伦去世。一次,柯女士请马叙伦给她写几个字,马叙伦在病榻上留下了最后一张墨迹:“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才有良好的结果,否则,根本上就错了。”

1970年5月4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马叙伦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