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肺癌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导致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往往已进入病情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就如近来诊室接诊的一位59岁的王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先生作为一家私企的管理者,平时应酬繁多,身体时常不是这疼就是那疼的,都是一些小毛病他也不怎么放心上。几个月前在一个饭局上,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指末端开始变得膨大,呈现出异常的形态,戒圈都陷进皮肤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他以为是每天忙应酬,酒喝多了,没休息好,身体有些浮肿了,就没太在意。近来他出现了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咳嗽,还有越咳越厉害的倾向,感觉痰里都是泡沫,上不来下不去的吊的嗓子难受的不行;最近两条腿和脚都出现了浮肿的现象,而且走路、爬楼梯感觉明显的使不上劲,经常胸闷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建议下,张先生才决定来医院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问询及初步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差,精神差,消瘦,呼吸音存在轻微的哮鸣音,否认糖尿病、结核病史,有慢性胃炎病史10年余;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手指末端明显膨大,呈现杵状指特征,上腹部压痛,双下肢重度浮肿,血压为157/78mmHg。

医生建议先做基础血液及胸部X线检查,很快王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拿着检查结果回来问诊,结果显示他的白细胞(WBC)异常升高,为11.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为8.6×10^9/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为16.9%;而胸部X线显示其右上肺有一不规则阴影,边缘模糊。

医生初步判断是肺部问题,具体情况还需要更详细的检查来判定,后又为其开具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显示,王先生的非小c肺癌相关抗原(CF21-1)为9.3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22.8ng/ml,糖类抗原125(CA125)为145.4U/ml。而影像学表现为右肺上叶见片絮状、结节状影,阴影大小约为3cm x 2.5cm,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密度不均;支气管显示不清;纵隔见多发钙化淋巴结影,冠脉壁钙化,肺动脉增粗;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表现。

王先生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术,手术过程中引流出大量淡黄色透明的胸水;进一步的胸水常规、生化检查,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术检测发现胸水中含有大量恶性肿瘤细胞。

为明确诊断,我们又制备了细胞蜡块进行详细检测,结果同样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肺腺鳞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历了一系列详尽的检查和诊断后,医生最终确定了王先生的病情为肺腺鳞癌,并且指出其已发展至中晚期阶段,鉴于王先生当前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较高,建议先采取保守的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并视后续情况再做进一步的治疗选择。

对这一结果王先生及家人都悲痛万分,本再有一年就退休了,可以享清福了,怎料身体就这么毫无征兆的不行了。医生在安慰他们时指出,每一种癌症的到来都不是毫无征兆的,一些看似普通的小毛病或小的身体反应可能恰是癌症来临时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比如像手指变粗、咳嗽、胸痛这些不具有特异性表现的小症状就和肺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期我们将从手部异常信号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肺癌的科普知识,期望大家通过了解和学习,能够更早的发现身体的异常求救信号,为治疗赢得更多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肺癌来临总是“不声不响”!

肺癌,一种起源于肺部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形成过程往往始于癌细胞的侵蚀并逐渐发展成原发性肿瘤,它不仅侵犯肺部组织,还会进一步压迫和浸润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干扰正常的生命系统运转。

根据肺部解剖结构,该类癌症可被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前者主要发生在肺门附近的支气管或叶支气管中,后者则多位于肺部的边缘部位,如肺泡和肺尖,其病理类型多为肺腺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项研究指出,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可能是该类疾病的主要诱因。如长期暴露于慢性烟雾环境,包括烟草烟雾和油烟,以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

数据显示,吸烟是首要外因,长期吸烟者患病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0倍,且风险随吸烟史增长而增加;二手烟同样危害巨大,全球约70%男性患者有烟草暴露史;同时密闭厨房高温烹饪产生的有害物质约等于一支烟带来的污染,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将使患癌风险增加4倍以上。

而且许多国家将电离辐射(如氡气)列为除吸烟外的第二大诱因,全球约有10%的患者与长期吸入该类气体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可能破坏人体免疫能力的疾病,如慢性肺部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规避上述可能的致病因素,同时肺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事实上,早期身体表现通常会与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发生阶段、转移与否等有关,由于胸腔空间广大,肺部两片肺叶所在位置又相对隐蔽,这导致肺部肿瘤在早期往往难以察觉。

只有当肿瘤进展到一定阶段,压迫到其他器官,才会诱发相关症状,而大部分人在没有明显疼痛或其他严重不适的情况下,很少会主动进行身体检查,也就导致了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和治愈率都大大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2023版临床诊疗指南发布的数据,该类疾病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对于Ⅰ期的患者如果及时发现并进行系统的治疗,其治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即使是Ⅱ期的患者,治愈率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能性;但一旦病情进展到Ⅲ期或Ⅳ期,治疗的难度会大幅提升,而治愈率则会显著下降,这充分说明了早期发现对于肺癌治疗的重要性。

二、肺癌与手部的预警信号

所以提高大众对于肺癌早期症状的警觉性,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致命疾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手部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与肺部在位置上似乎相去甚远,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揭示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微妙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部出现的一些异常信号,实际上可能是肺癌的潜在预警信号。这些信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手部预警信号一、杵状指

在该类疾病众多潜在预警信号中,杵状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肺外症状,它的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的异常增生、肥厚,形成类似鼓槌的膨大外观。

研究数据显示,约有百分之八十的杵状指病例与肺部疾病有关,尤其在鳞状细胞癌中更为常见。这是因为随着癌症病情的发展,人体内会分泌出一种特殊激素,这种激素能够影响肢体末端组织的微循环,导致动静脉末端毛细血管扩张,肢体末端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代谢障碍和中毒性损害中,进而引发无痛性增生,形成指(趾)端肥大、末端关节变粗肿大的现象。

当患者手部出现这类症状时还往往伴随着指甲的变色和质地变脆,这是因为肺换气功能障碍使得血液中氧气供应不足,影响了手指末端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缺氧状态不仅导致了组织的异常增厚,还可能引发指甲的色素沉着和质地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杵状指。将两个手掌背向相贴,观察中指末端手指关节与第二关节之间是否有明显的菱形空隙,如果空隙不大或几乎没有,那么就需要警惕杵状指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症状并非肺癌的专属症状,它也可能与长期咳嗽、反复咳血的肺部感染(如肺脓肿)、严重的心内膜感染、重度肝硬化,以及婴幼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所以发现这类癌前预警信号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部预警信号二、水肿

当手部特别是手腕和手掌之间出现水肿时,这些水肿通常用手指压迫后不留痕迹,并伴有皮肤、口唇的发绀和发紫,这很可能是肺癌或其并发症的预警信号。

因为该类癌症细胞经常侵袭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上胸部静脉系统与这些静脉伴行的血管,阻止血液顺利回流到心脏,随着静脉内血液量的增加这些区域的静脉压力也会上升,甚至可能导致淤血,在压力的作用下,血管内的液体会被挤压到血管外,渗透到组织内部,形成头面部和上半身的水肿。

同时,该类疾病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会削弱心脏将血液有效泵送到全身的能力,当血液循环受阻时液体开始在组织中积聚导致水肿;随着疾病进入晚期,肿瘤快速生长对身体的巨大消耗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此时,患者会日益消瘦,并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身体多个部位包括手部都可能出现浮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部预警信号三、麻木

许多患者在夜间休息时,会突然感受到手部传来的麻木感,这种感觉从指尖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手臂,通常呈放射状、过电样,活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可能加重,这可能也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出现这种症状主要与肿瘤位置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肿瘤可能会侵犯到臂丛神经(负责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神经组织),当它受到压迫时其传导功能受到阻碍,手部便会出现麻木感;肺癌引发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刺激神经组织,进一步加剧手部麻木的症状。

当癌症发展到晚期时癌细胞可能会扩散到骨骼,尤其是脊柱和肋骨,当癌细胞侵犯到脊柱骨骼时,可能会压迫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导致手指麻木;癌细胞还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脑部,影响到与手指感觉相关的神经,引发手指麻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觉性外周通常会在原发肿瘤出现之前数月甚至数年便表现出以四肢麻木为主的症状,且麻木感由远端向近心端逐渐减弱,下肢的麻木程度往往比上肢更为严重,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的情况。研究发现,该类病症是肺癌患者常见的肺转移性变,尤其以小细胞肺癌患者最为多见。

神经病

神经病

同时癌症所引发的并发症也可能导致手部麻木,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栓,这些血栓可能会堵塞手指的血液供应,导致手指发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言之,前文我们提到了王先生被诊断为肺腺鳞癌的病例,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肺癌的严重性及其早期发现的重要性。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规避烟草烟雾和油烟、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电离辐射等可能的致病因素,同时肺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手部异常信号可能是肺癌的潜在预警,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这些信号,一旦出现杵状指以及长时间的手部水肿和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石远凯.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题录[J].中华肿瘤杂志, 2023.
[2]马莉,高晓虹,王猛,等.肺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12.DOI:CNKI:SUN:ZGGW.0.2012-01-042.
[3]边巍,任涛.肺癌症状旱知道[J].家庭用药, 2017(10):1.
[4]白雪芬.小心,这些症状可能是肺癌的前兆[J].特别健康 2021年19期, 2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