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心脏病中的一种,人体发生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人体心脏不能实现有效的泵血,身体无法得到血液流动的需求。结合心力衰竭的病人特点而言,其在出院后,仍需进行长期的合理护理,以改善身体状态,避免病情加重导致再次出院。对此,本文将分享心衰患者的症状及其合理进行自我护理的措施,以期更多心衰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心力衰竭及其症状

认识并了解心力衰竭及其症状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至关重要。简单而言,心衰就是心脏不能像以往那样高效工作。这与心脏功能受损息息相关,比如,患者在经历心肌梗死后,或长期高血压后心脏可能会变得僵硬、无力。其症状可根据左、右心衰的不同有不同表现。一般而言,左心衰比较常见,当左心室血液无法完全泵出时,其血液会逐渐淤积在肺部,这就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疲劳和虚弱症状。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时其可能会出现粉痰现象,这与淤血导致肺泡渗血密切相关。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其主要表现为气急、气短,此时氧气的交换较为困难,患者常常会出现缺氧感。针对右心衰竭而言,其是右心室无法将血液有效地输送到全身导致的。

一般右心衰会出现以下症状:

1.水肿症状,这是因为血液回流困难,患者下肢、腹部可能会出现水中或鸡胸症状。

2.由于右心衰,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导致体重增加的状况。

3.由于右心衰,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脏淤血,进而导致腹部不适、肝区肿胀和黄疸。

4.肠道淤血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如食欲不振、恶心等。

然而,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当一个心腔工作出现异常时,另一个心腔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当一个心腔出现问题时,患者应尽快接受治疗,出院后注重个人护理,以此避免病情加重,改善生活。

二、心衰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措施

1.加强心理干预。心理状态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心衰病情的复杂性及治疗的困难性,其可能会出现焦虑或孤独的负面心理情绪,这些不建康的心理情绪并不利于心衰患者恢复心理健康,甚至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深。对此,如论是家庭成员还是朋友都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帮助,帮助其摆脱心理困境,使其降低压力,振奋精神。具体而言,患者可主动寻求其帮助,还可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当然,患者还可参加到社区活动当中进行患者间的自助,通过经验的沟通与交流,患者能更好地得到心理支持,提升自身健康水平,促进自身心衰症状的减退。

2.当然,患者除了要加强心理干预外,还要进行自我监测。这就需要患者每天记录自己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例如每日称重,看自己体重是否突然增加;监测自己的腿部或脚踝是否有出现肿胀情况;心衰患者在夜间常常呼吸不畅快,对此,患者需每日记录自己的呼吸是否畅快。通过这些监测与记录,患者能尽早发现自身身体变化,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一旦自身监测数据显示自己身体存在异常时,患者要尽早向医生反映,以此得到及时的治疗,保障生活质量。

3.饮食与药物管理。心衰患者应加强自身饮食与药物管理。在饮食管理方面,部分患者出院后大吃大喝,这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对此,患者需遵循低盐饮食原则,避免食用过多盐分造成的身体水肿,同时,食用盐分过多,其身体血容量还会增加,进而使心脏负担变重。对此,患者需每天摄入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杜绝过量饮酒,尽量不吃含糖量高的饮料与食物。只有如此,患者才能合理控制体重,避免“三高”给心脏带去更多负担。针对药物管理而言,心衰患者出院后经常需要吃很多药物,其中可能包括利尿剂、ACEI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因此,遵循医嘱正确服药极其重要。

4.适度的体力活动。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帮助心衰患者提升心脏功能。对此,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需注重逐渐增加运动项目与难度。在身体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散步、练八段锦等,以此提升睡眠质量,保持身体代谢,提升身体氧气含量。

总之,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加强心理干预与自我监测、注重营养与药物管理、进行适度体力活动,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病情,减少再住院的概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科 刘晓宁/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 胡丽丽

加入“姜大夫答疑”读者群

分享交流专业、有趣的健康知识

●老年人股骨骨折,手术室如何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脑卒中:探索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