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能源,无论在生产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相当大便利。

现在煤炭因为持续开采和消耗,减少了很多储量,而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国家开始进行宏观调控,也要进行战略储备,我国有一个大型煤矿,称为第一露天煤矿,煤层厚度达到了55米厚,持续开采了118年的时间,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抚顺西露天煤矿在清朝时期就开始有了开采煤炭的记载,当时的满族人在这里建造陵墓时,发现了这座矿藏,统治者认为这里是有关风水的宝藏所在,涉及江山后代,一旦开挖会影响国祚运气,始终不同意开采计划。

但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辱国条约还支付巨额赔款,要想办法找到更多进项去支付,因此想起来抚顺这座煤矿,无奈之下只能开始开采动用,毕竟空虚的国库需要填充。

于是从1901年开始,抚顺煤矿正式开始挖掘,当时有俄国资本和设备介入,联手开采煤炭资源,但后来俄国资本家越来越贪婪,想尽办法把两家涉及开采煤炭的公司,都霸占过去了,当时的清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国人开采祖先留下的宝藏资源,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后的日本人在对俄战争中赢了,争夺到对我国东北三省的实际控制权力,介入了对这座抚顺煤矿的开采控制和争夺,日本人看到这么多优质资源,自然是疯狂开采和掠夺,大量的煤炭都被运送回日本去囤积。

而这个过程长达四十年,日本人强征劳力,用武力压制和逼迫这些无辜平民去采集煤炭,而曾经因为侵略者的剥削和迫害,很多煤矿工人都长眠在矿区中。

日本在侵占这座煤矿期间,发疯地逼迫劳工不停开采,没日没夜地运输,即便当时生产能力有限,很多工序都要依靠人力,一铲一锄地劳动,就这样日本还至少从抚顺煤矿夺走8000多万吨优质煤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的煤炭资源,其中大部分被送回日本囤积起来,作为紧缺物资以供不时之需,其余的富裕出来的煤炭就被日本高价销售给其他国家牟取暴利,而这些钱财都被日本帝国主义夺得,这是中国的能源财富,却落入了侵略者的口袋。

当时很多抗日英雄和爱国人士,都非常痛恨日本的罪行,进行了抗争和作战,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座宝藏回归祖国的掌控。

时间到了1945年,经过千难万险抗日成功,结束战争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投降撤退,这座历经沧桑的抚顺煤矿,才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兴,煤炭作为用途很广泛的能源,需求量稳定上升,于是抚顺煤矿的开采计划也是列到日程上,为了支援国家的建设,煤矿的生产也是开足了马力,工人们都干劲十足,终于能够为自己国家效力,抚顺煤矿也是源源不断产出优质的原煤,煤层的厚度在科学家的勘测鉴定下,达到了55米深度,最浅层的煤炭也有20多米深,最深的储藏深度达到了150多米。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优质原煤,质量非常高,开采的难度非常低,只要把表层覆盖煤炭上的杂质清除掉,就能看到大量的优质原煤,这为当时国家建设所需的能源,提供了便利的支源条件,抚顺煤矿也是罕见的优质露天煤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家投入多种力量进行支持,包括技术和机械和资金到位后,抚顺煤矿开采能力升级,大批的现代化生产设备都就绪,才能也得到大幅的提升。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座煤矿的每天最高产能为几万吨煤炭,年产能达到了近2千万吨。这些持续不断供给的煤炭,给北方老工业城市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原料,让当地的冶金和重工业等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任何资源的储量都是有上限的,抚顺煤矿经过长时间的开采,到了80年代就有惊人的矿坑出现了,甚至深度最深的位置超过几百米,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形成亚洲最大的人工矿坑,一眼望不到边际,非常震撼,巨大的矿坑不仅对周边的地质造成塌陷等安全威胁,也是煤炭资源越发枯竭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这座煤矿经过严格的勘测认定符合关闭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了正式的关闭停止开采,这座露天煤矿告别了长达118年的开采历史,改造成生态区域,还建造了煤炭展览博物馆,迎接游客的参观,铭记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