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甘地尝试第一次禁欲失败后,在6年后宣布第二次禁欲,此时他是36岁,禁欲是他单方面向妻子提出的,其中考验便是与18岁的外侄孙女一起洗浴,相拥而眠。
1906年,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个决定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没错,甘地要进行第二次禁欲。
对于甘地的举动妻子艰难的点头,而后甘地趁热打铁,提出要给自己一个考验,而这个考验决定甘地第二次禁欲的成败。
甘地表示在禁欲期间自己会和年仅18岁的貌美如花的外侄孙女一起共浴,并且每天晚上都要相拥而眠。
面对甘地的请求,妻子并没有拒绝,只是十分无奈,这一天,甘地开始了对自己的考验。
看着外侄孙女一丝不挂的与自己共同沐浴,甘地立即紧闭双眼,大口呼吸,企图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叫嚣彻底压制,在数次的深呼吸之后,甘地终于恢复平静,他紧闭双眼,幻想着女性的伟大。
在共同沐浴之后甘地与自己的外侄孙女相拥而眠,破天荒的,甘地的内心十分平静,不再受到欲望的驱使。
妻子本以为甘地会再次禁欲失败,而甘地却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从此之后,甘地禁欲成功,他的身体不再被欲望驱使,真正的感受到了女性的纯洁以及自己内心对于女性的高尚的赞美。
不出意外,甘地的第二次禁欲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他后来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印度“圣雄”。
那么甘地为何会选择禁欲呢?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而印度也不要例外,比如印度教严禁食用肉食,不过这个禁令对于年幼的甘地而言形同虚设。
甘地出生在印度的一个勋贵世家,从小便接受着印度教的洗礼,可甘地似乎生来叛逆,而这种叛逆仿佛身体里面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叫嚣着。
在众多仆人的眼皮子底下偷吃肉食对于甘地而言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原因无他,作为一个印度的“贵族公子”,甘地从不信奉印度教,而吃肉就是代表他叛逆的举动之一。
随着甘地的成长,这种叛逆也与日俱增,只是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他不得不将这份叛逆掩藏在心里无人知晓的某个角落。
在甘地1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意外去世作为甘地家中的顶梁柱,父亲的去世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作过眼云烟。
甘地父亲的去世对于甘地而言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但也是甘地改变的一次契机,自从父亲去世后,甘地仿佛变了一个人,再次开始信奉印度教,态度十分虔诚。
信奉印度教就意味着甘地从那刻开始不仅要戒掉肉食还要戒掉女色,相当于中国古代慈悲济世的和尚,追求四大皆空。
这样的决定对于甘地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但是他作为印度推广非暴力和自我克制的“领袖”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自己成为榜样,印度群众才会纷纷效仿。
正值壮年的甘地忽略了一个问题:食色性也!
他开始厌弃过去的自己,戒掉骄奢无度的生活,决定以身作则,只是在这个时候,甘地却遇见了那个让他一眼万年的女子。
女子经常身穿一袭白衣,在微风的吹拂下衣袂飘飘,仿佛一个仙女,甘地对她一见倾心,但是女子面对甘地却说了一席话,也正是这席话促使甘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与放纵和欲望无关,真正的爱情源于内心的真挚和尊重,而不是单独的占有和性。”
女子的话仿佛一汪清泉让本就摇摆不定的甘地醍醐灌顶,他开始不断向自己传输一个理念——禁欲。
甘地的第一次禁欲是在1900年,毫无意外,禁欲结果失败,但是甘地并未因此妥协,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礼之后再次进行禁欲,也就是1906年的第二次禁欲。
第二次禁欲的考验显然比第一次还要艰巨,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甘地又岂会甘心再次失败呢?
最终,甘地的第二次禁欲取得成功,而那段时间的禁欲过程也让甘地彻底转变,她开始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禁欲修行的意义。
而他以身作则的精神更是感化了无数人,甚至多次组织非暴力抗议活动,为印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印度当之无愧的国父。
对于甘地你们有何看法呢?收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