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起“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4月23日,#女生遭霸凌为逃避殴打捡玻璃片割喉#词条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

3月18日,山东临沂,一学校多名男生往一男生嘴里塞垃圾并对他拳打脚踢,用树枝抽打以及辱骂。

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通报,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将被追究刑责。

借助媒体、社交网络的力量,校园霸凌事件频频曝光,人们似乎对这类暴力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暴露在公共视野下的霸凌事件常常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看似“闹着玩”、“开玩笑”的行为其实也是霸凌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家长,我们要 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霸凌行为,如何保护自己,主动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同时,给孩子普及法律知识, 让法律成为孩子的坚矛与利剑。

但是法律条文相当复杂,别说孩子了,家长们都不一定搞得明白,今天就推荐一套为7-12岁孩子打造的普法漫画书——《欢迎来到法学院》(全8册),用漫画的方式帮助孩子了解法律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覆盖各大基本法律体系

  • 这套书特别值得推荐的一个地方就是它的讲述逻辑。

它没有一上来就讲各类法律知识,而是采取穿越时空的叙事方式,从商鞅变法、缇萦上书、大唐“化外人原则”一直讲到2023年4月的294部中国法律。让孩子对法律的发展历程有个初步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另外一个推荐点就是全面系统。

作者从近300部法律中精心挑选了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中与广大少年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法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易到难、由简明到复杂、由日常生活到特殊情境,融入各个分册,同时,每册聚焦一类法律基础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涉及到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接地气。

第一册《校长的演讲》:从上古时代讲到春秋战国,从趋向温和的汉代律法讲到唐代律法的法礼合一,再到今天的法律体系,一览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册《班主任日记》:围绕《民法典》的精彩校园故事,讲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第三册《一起春游吧》:所有法律知识都跟出行相关,主打的就是出行安全。

第四册《市集大搜证》:用《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培养有知识的小小消费者,提醒孩子们消费购物时小心落入商业陷阱。

第五册《生活训练场》:提醒孩子们生活中和法律相关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防范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第六册《我来保护你》:用丑小鸭、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童话故事,讲解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毒品诱惑的应对方式以及防拐知识。

第七册《出发去游学》:用《宪法》和《刑法》,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

第八册《最后的试炼》:主打法律与情理的界限与融合,培养讲原则、也有温度的孩子。

整套书读下来,除了了解完整的法律体系外,还通过真实案例和实际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进行了法条阐释和案例分析,让孩子进一步理解法律的意义和应用。

原价:200元

现在打45折,只需89 元

涉及家庭、校园等多个场景,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欢迎来到法学院》并不是单纯的讲解法律知识,而是通过实际场景来讲述法律的应用,这些场景包括了孩子们常去的超市、商店、文具店、篮球场、小区等,还有一些特殊的场景,如边疆和国外。书中通过漫画场景故事,告诉孩子在不同场合遇到突发情况后应该怎么做,怎么样确保自身的安全。

比如当孩子在学校里遇到校园霸凌时,孩子要如何去识别和防范,先保护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校园暴力,我们又该如何区别“家庭暴力”和“家庭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小心引起火灾,如何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在家房门不要轻易打开,遇到停电、坏人闯入等突发情况,要怎么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出时候,不要轻易食用绿化植物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书中还特意提醒不要在喷泉中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宝,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譬如,乘坐列车时,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别人抢占了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法典》会支持你争取自己的位置,因为“对号入座”不仅是社会公德,更是法律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还有一些行为虽然不在法律明令禁止之列,但我们的道德也要求我们不能去做。比如大喊大叫、外放音乐、在车厢里乱窜……

原价:200元

现在打45折,只需89 元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规范行为

除了让孩子学会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这套书也会引导孩子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轮滑在孩子中非常流行,也是看这本书我才注意到,原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在道路上不能使用滑板和轮滑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交通安全外,在出游的时候也不能随意“留言”,破坏文物古迹。

大家还记得《家有儿女》中刘星打篮球砸碎邻居车窗的事件吗?刘星不仅被扣零花钱,还被罚一个月不许踢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可以参考下《欢迎来到法学院》给到的建议:

如果是付费的篮球场,正常打球造成车辆损失,应由篮球场管理方赔偿;如果是免费的,那也只用赔偿一部分,而不是全责。

翻开这本以民法典百科全书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日记》,书中以案例的形式,告诉小读者身边哪些行为可能是违法的:

比如同学之间因为一些小摩擦,一言不合就开打也是触犯法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是未成年人打架,也是要依法处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打架的双方当事人,围观“起哄”也是要不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试作弊其实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好品德,但做好事之前一定要量力而为,先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刻板条文,而是我们每个人随时都需要的权利保障书,特别是孩子,更需要在少年时期就知法、学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规范行为。

比如不小心掉进了没盖上盖子的窨井里,我们是可以追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价:200元

现在打45折,只需89 元

认识法律,提升孩子的认知

世界上的诱惑以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常识是最大的认知。在学会使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前,首先要给孩子储备一些法律常识:

《欢迎来到法学院》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告诉孩子们遇到每一件事该怎么做。但它会做出方向性的引导,给孩子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比如遇到排队人数超多的饮品店,不一定他们家的东西就好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同不仅存在于商业行为,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同学之间送小礼物,在法律上是被称为“赠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护儿童的安全和健康,要买具有“CCC”标志的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购买食品时,除了要看保质期,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到伤害时候,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让孩子明白,就算是未成年人,也要负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价:200元

现在打45折,只需8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