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有的人外出游玩,有的人忙于聚餐……假期结束后,不少人感叹“玩累了”“玩嗨了”,更多的则是“吃多了”。

假期结束后,很多人要收心回到工作岗位或者课堂中,饮食要特别注意。

“吃”出的问题不可忽视

“5天的假期结束后,吃坏了胃的、喝坏了肝的、劳累过度的……他们纷纷奔向医院。”5月6日,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友杰说,很多人因为假期里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身体出现不同问题,尤其是肠胃问题。很多人在假期里一是大鱼大肉、开怀畅饮,让肠胃大受刺激;二是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让身体饱经摧残;三是蔬菜水果吃得少,纤维素摄入不足,造成大量毒素在体内堆积;四是出门旅行,奔波千里,劳累不堪……所以很多人在节后会出现身体乏力、消化不良、肚胀恶心、上火便秘等各种健康问题。

王友杰提醒,从平衡膳食的角度看,假期过多吃荤,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及脂肪类营养素,会超过机体需要,陡然增加消化系统及肾脏的负担,甚至增加血脂水平,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假期过后这几天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饮食调整十分重要

“五一”假期过后,饮食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减少脂肪摄入量。尤其是少吃油炸食品,以防超重和肥胖。假期里,很多人都有“改善生活”或者多次聚餐的情况,这会导致脂肪摄入量超标,甚至严重超标。假期过后,应及时改变饮食习惯,以便让身体通过饮食结构来自行调节此前过度摄入的脂肪。

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是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与脑和神经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等,这些维生素在糙米、小麦中含量较丰富。另外,抗氧化营养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尤为丰富。

“五一”假期,人们往往进食多而运动少,体内“垃圾”也会随之产生积聚,须及时“清污排废”才能保证机体正常运转,可以多吃一些海带、木耳、猪血等,这些都可以清肠排废。

多吃清淡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类(油菜、菠菜、小青菜等)。此外,多吃瓜果类,比如西红柿、南瓜、黄瓜、萝卜等,它们既可做菜,又可代餐。还有豆类食品,如黄豆、豌豆、蚕豆、豆芽等,它们含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蛋白及植物脂肪,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适度运动益处多

王友杰表示,除了饮食外,假期过后,很多人在生活习惯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尤其应增加运动,因为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好处。

“‘吃’与‘动’是两个方面,运动有助于让胃口调整到正常状态。”王友杰说,运动不仅能缓解压力、控制体重,还能促进睡眠。可以在下班或放学后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行、打羽毛球等,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以便更好地开展节后工作。

王友杰表示,相对于上班、上学来说,很多人假期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和睡懒觉,生物钟被打乱。节后又很难快速适应,白天醒不来,晚上睡不着。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儿童如果睡眠不足的话,还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调整作息,尽量早睡早起。现在已经入夏,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午休。”王友杰说,如果因为生物钟被打乱而导致晚上难以入睡,不妨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会有助于睡眠。此外,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开展强度过大的工作,而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