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桓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技术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业务技能,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SFTS,流行季节为4-10月,6-8月为发病高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症患者病死率高。”培训课上,传染病防制科科员陈若语讲解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特征、临床特征、2010-2023年变化情况、2021-2023年病例数情况、预防控制措施、重点防控措施、SFTS疫情形势风险研判等方面知识,
通过此次培训,桓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专业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表示将落实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的防控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陈若语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经蜱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在疾病流行地区,丘陵,山地及林地等区域生活的居民和从事户外生产活动的人群及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蜱虫常出没于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因此在户外遛狗、踏青、赏花、露营、打猎,或在田野里写生、放风筝都可能会与蜱虫亲密接触。那需要如何预防呢?陈若语提醒,在户外劳动或旅游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要保持居家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庭院内外的杂草、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滋生,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以用灭蜱的药剂进行喷洒涂抹。”
“市民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不要生拉硬拽,应尽快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做好消毒和自我健康监测。”陈若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