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在5月2日发布的马克龙专访中提及马克龙强调欧洲应该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选项。马克龙在在今年2月的G20会议上也发表过相同言论,但是被美国和德国等北约主要成员否认,可以看出,法国还是走在了前面。
那么欧洲有可能介入到俄乌冲突中去吗?答案是否定的,法国更多的只是在虚张声势给俄罗斯施压,甚至于俄罗斯乌克兰全境都占了北约也大概率不会出兵因为欧洲现阶段的部队规模加技术装备储备加弹药储备都不足以支持欧洲在乌克兰作战和俄军。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冷战结束后欧洲大砍军费,二是因为支援乌克兰搬空了欧洲的武器库。

诚然,欧盟的总人口比俄罗斯多,欧盟的经济总量也比俄罗斯好。但是多年来小规模快速反应部队的建军思路,导致就算欧盟现在真的想扩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凑够人数、装备和弹药。冷战结束后欧洲不再面临战争风险,这就导致欧洲的建军思路从面对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转变到快速应对小规模冲突。30年没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意味着欧洲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凑够足够的部队和装备部署到乌克兰和俄军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丢了阿卡杰耶夫卡)

就算欧洲下定决心砸锅卖铁从现在开始备战,也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准备时间,甚至于军工业发达的美国也是同理。讽刺的是,正是冷战的胜利塑造了当今的西方霸权,却也给西方埋下了祸根。欧洲在事实上没有能力全面介入俄乌冲突,这点欧洲领导人们其实都清楚,不光是直接否认的德国,连大放厥词的法国都清楚。23年的北约尼日尔撤军就是直接证据。

尼日尔是世界主要铀矿产地之一,通过对尼日尔政府的控制,法国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大规模获得尼日尔的高品质铀矿。而法国本身高度依赖核电,有70%的电力来自于核电。所以维持尼日尔傀儡政府对于法国乃至对于欧洲的能源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在23年尼日尔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法国扶持的傀儡政府,但是法国无力派兵维护傀儡政府,又无力在敌对环境下维持现有驻军,最后只能撤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