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到!元宵节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个团圆的日子;但在古代,它还有更浪漫的意义。在这一天,年轻人会走上街头,花灯下的惊鸿一蹩常常发生在这个日子里,所以辛弃疾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名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辛弃疾这首《青玉案》,还有一首不得不提的元宵词,它就是《生查子.元夕》。或许还有朋友对这个词名不是很熟悉,但其中10个字大家应该都是听过的,这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笔者曾和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先生聊过这首词,他表示自己不能理解为何这首元宵词没有入选人教版课本(目前仅在沪教版等地方版课本中有它)。本期笔者就和大家说一说这首词,以及关于它的近千年之争: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这是一首约会词,而且写得挺肉麻,因为这首词,月圆之夜的柳树下成为了很多痴情人心中的约会圣地。有人说大概是因为这是一首写爱情的作品,所以无法入选中学课本,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李清照的《声声慢》、秦观的《鹊桥仙》,还有古代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都是写爱情的,可见课本对爱情诗词是不排斥的。这一切或许还是跟它的900年之争有关。

对于这首词的作者是谁,目前有两种说法,而且两种说法下这首词的意义有些出处。目前多数名家都认为它是出自欧阳修之手,因为它被记录在《欧阳文忠公集》中,但明代杨慎等人则认为它极有可能是出自宋代才女朱淑真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欧阳修所写,那这首词当是他怀念第二任妻子杨氏所写,那这就是一首绝美的闺情词。词人由去年起句,去年的元宵节花明如白昼,他与爱人在柳树下诉着衷肠。仅是寥寥数字,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但他却不细节约会的场景,留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词的下片,则写出了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意境,月依旧、灯依旧,人却不见,独留下痴情人儿泪湿沾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朱淑真所写,那这首词就有些上不了台面,因为朱淑真提笔写词的高峰期是在婚后,这首词大概率是其在婚后所写。朱淑真和丈夫成婚是奉了父母之命,两人是没有过这样的约会场景的,婚后感情不合,朱淑真回了娘家。所以据明代文有杨慎判断,这是朱淑真嫁人后想起初恋爱人所写,这在当时肯定是古人接受不了的。所以杨慎才会不无可惜地表示:词是好词,若不是女人写的就好了。如果是这样,那这首词就更添了几分哀怨和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首词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够惊艳。全词从开篇美到结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为我们描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大家认为这首词该入选课本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