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都夸我漂亮,每天入校他们都会奔我而来,和我分享生活趣事,让我好开心。但是,当我看到养老院里的老人,那种家人般期盼的目光。我就知道他们更需要我,我觉得为老人服务就是最应该去做的事。”这是湘潭贤芳苑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护理员符蓉的肺腑之言,近日她刚荣获湖南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个人赛一等奖,面对这份荣誉,她却有些出乎意料的淡定,在她看来,能带好养老机构的“老小孩”们,比拿奖更加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90后”的符蓉,其实最初从事的并不是养老相关的工作,从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的她,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选择,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符蓉告诉记者,当时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她,顺利成为一家培训机构的教师,然而一年后,她却选择直接从青少年教育的的“朝阳”行业跨向养老服务的“夕阳”赛道。

原来,在符蓉的教师工作生涯中,日复一日的培训几乎占掉所有空闲时间,与此同时,写教案、业务笔记等也充斥着她的日常。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再加上每月仅有3000多元的薪水,让她感到难以负荷,从事教学工作一年后,她萌生了换工作的念头。2015年,符蓉看到了现在所在单位的招聘信息,对于岗位的职责描述引起她的注意,“策划活动、组织老人参与,陪伴他们玩耍,感觉像是带小孩。”这家养老机构离她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而且月薪能达到4000多元,她毫不犹豫申请了岗位。面试那天,符蓉第一次踏入这家养老机构,就被其内部设计所深深吸引:走廊上各种孝道故事让她感受到浓厚的敬老氛围,老人的房间门牌上五颜六色,让人感觉很是温馨,这一下勾起了她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美好回忆,她做出了为更多老人服务的决定。

顺利入职后,符蓉做过一段时间文员,半年多下来,她已对机构里老人的作息、习惯、性格了如指掌,在她看来,教育与养老实际存在某种关联。在与老人们相处的过程中,符蓉发现,老人们的活泼如同一群“老小孩”,她想通过专业的技能,将原来对学生的爱转移到了另一群可爱的人身上,于是她主动学习,通过了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并将所学用到工作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符蓉认为,自己所在的养老机构像是个大家庭,年轻的、新血液的注入对爷爷奶奶们来说是一种新鲜感。在和这些老小孩相处的过程中,符蓉摸索出一套方法。比如,当老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时,她会抓住许多老人会“爱领礼品”的心理特点,设置奖品“诱惑”他们。她在培训机构的工作经验常能派上用场,学生表现优异,就会获得积分,老人们也一样,获得积分后就能获得养老机构精心准备的纸巾、牙刷、护手霜等生活用品,“老人们比小孩们更喜欢奖励贴纸,有的爷爷拿到积分贴纸就像拿到奖状一样,开心的与被人分享,没有得到的老人,则会不开心地问我,为什么不表扬她……”。

符蓉还通过音乐的方式为一位患有轻微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做了情绪疏导,这位奶奶表现为记忆衰退,为了让对方记住自己,她带老人唱歌,做养生操,还会教老人时下最流行的手势舞,比如火遍全网的《科目三》,引导奶奶一起跟她互动,她用愉悦的表情、温柔的语气反复劝说,终于让奶奶跟着手舞足蹈起来。渐渐的,奶奶认识符蓉了,如今每天都来上课,把她当孙女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有人问过符蓉,工作对象从青春朝气的小孩子变成满脸皱纹的老人,会不会有落差?她坦言,自己的状态和心境确实发生了变化,她感觉更能体会爱的意义。符蓉介绍,有些老人的子女经常前来探望,在近距离得了解她们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能体谅她们的辛苦,有些家属还会主动帮她们组织活动。在养老院工作久了,符蓉也成为了大家的“孙女”,她说,每当开饭,所有爷爷奶奶都会盯着她,期待她过来一起吃饭,还会把好吃的夹给她,那时候她就会感动不已,她觉得大家的爱是双向奔赴的。符蓉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养老护理员这个行业,她坚信这朵养老的“芙蓉花”会越开越璀璨。

来源:快乐老人报·红网老年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