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客户数据平台)是获取、管理和应用企业全域客户数据的系统,CDP可以赋予企业深度应用全渠道数据的能力,从触达、沟通互动、转化到复购忠诚的持续运营,是全链路客户经营的数据驱动底座。

在实际落地中,CDP的建设面临着两大难题。

一、短期ROI难达预期

有不少企业反馈,CDP在短期内的ROI往往未达预期。而有观点认为,CDP建设是长期过程,数据的整理、收集、整合、使用、运营等,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慢慢体现,其价值也会逐步放大。

在惟客数据看来,短期“ROI”其实同样重要,因为没有短期就没有长期,只是这里提到的“ROI”纬度不同,其衡量指标可以是活跃用户比例、交互度、转化率等等。

站在企业角度,可以思考如何找到服务于目标的有效落地路径和方法,正视短期效果和长期ROI。

比如借助CDP的能力 ,让一线业务人员能基于个性化的业务需求,简单和快速地配置出所需要的标签并得到精准的目标客群,大幅降低IT人力成本,也避免反复的沟通和跨部门的工作流程导致错过营销时机,从而加速业务场景落地,更快达成业务目标。

再比如,创造更多后链路营销和运营的业务场景,充分覆盖用户线上触点,激活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逐步提升活跃度和转化。

二、数据治理成本高,可应用程度需提高

CDP的数据基础包括客户在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数据,主要有客户身份和基础信息、访问和互动数据、交易和售后数据、标签/画像数据等等,衡量标准是数据的完备度和应用程度。

一方面,很多企业在最初建设业务系统时是没有进行数据规划的,用户的整个链路并未打通,数据也没有完整沉淀下来,自然加大了数据整体接入的成本,降低了数据接入的效率。最终基础数据的体量和质量不达预期,无法真正发挥CDP的价值。

另一方面,企业系统普遍存在数据格式混乱、重合,数据异常、错误等情况,数据治理难度大、成本高,会直接影响标签数据的可应用程度。有企业反馈,在数据治理方面的成本占到整个项目的80%,这也会导致ROI难以达到预期。

总体来说,惟客数据更建议企业在前期可考虑外采CDP,一方面在数据治理上可吸取优秀案例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运营上,以此提高CDP建成之后的可应用性。

对于CDP的其它相关信息内容,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