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姜昆起床看见暂时住在家里的孤儿,安静地坐在沙发上。

小男孩早就穿好了衣服,行李收拾得整整齐齐。

姜昆问他:“你怎么起这么早?”

小男孩:“我在等福利院的阿姨来接我。”

姜昆看见这个小孩懂事得让人心疼,

过了一会儿,小孩小心翼翼地说:“叔叔,我不想走,我想让你当我爸爸可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昆忍住泪水,看着眼前瘦小的男孩,不知该答应还是该拒绝。

此时他心里五味杂陈。

这一年姜昆年近50岁。

女儿和他断绝关系,自己在国外边打工边读书。

妻子也放下国内的一切,前往国外陪读。

如果现在收养这个孤儿,全家人的矛盾会更加激烈。

可他实在不忍心拒绝这个小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考片刻,姜昆抱住小孩对他说:“好,以后你就留在家里,我当你爸爸。”

此后,小孩改名为姜河。

姜河也曾说要给姜昆养老送终。

可众人都说抱来的孩子养不熟。

姜河也在成年后利用姜昆的名气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到这时,朋友对姜昆说:“看吧,人家大了还是去找亲爹亲妈了。”

姜昆低头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姜河孝顺姜昆了吗?

姜昆的亲女儿原谅他了吗?

01

姜昆和养子的相遇也是一场巧合。

1998年,姜昆任职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

十月份的时候,他作为团长带领戴志诚、冯巩等人来福利院送温暖。

这次福利院的活动是每人带一个小孩回家里住一个星期。

让孤儿体会一下家庭的温暖。

姜昆在众多孤儿中看到一个最瘦小,最安静的小男孩谢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昆 冯巩

谢潭6岁,是一名弃婴。

骨瘦如柴,脸上没肉,眼睛鼓鼓的。

就这一眼,姜昆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

随后姜昆带谢潭回家暂住七天。

当时家里只有姜昆和一位保姆。

女儿和他不再联系,妻子担心女儿,便飞往海外陪读。

谢潭的到来,让偌大的房子多了一份温暖。

姜昆带他去商场买新衣服,

带他去超市买玩具和零食。

晚上姜昆让谢潭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

他会给谢潭掖住被角,会给他讲故事。

这是6岁的谢潭第一次体会到父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的时候姜昆会带着他去公园玩,

会带他去亲戚家做客。

他们在一起做游戏时,谢潭还会钻到姜昆怀里哈哈大笑。

这些动作,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化着姜昆的心。

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七天很快就过去了。

第八天早上,谢潭早早就起床收拾好行李。

然后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没有打扰正在睡觉的姜昆。

等姜昆醒来的时候,看见小孩的被子已经叠好。

于是就有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谢潭小心翼翼地看着姜昆。

最终姜昆点头,留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姜昆给妻子李静民打电话说:“我打算收养一个孤儿。”

李景明:“你疯了吧?咱俩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哪有劳力再去养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昆没有过多解释。

毕竟在电话里描绘不出来这个孩子有多可怜。

所以,这次姜昆打算先斩后奏。

他带孩子去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改名为姜河。

国外放春假时,李静民带着女儿姜姗回到家里。

她看到家里多了一个孩子,立马跑到卧室质问姜昆。

李静民:“这么大的事你都不跟我商量一下?你就自己做主?”

姜昆给她慢慢讲述姜河的身世,以及他有多可怜多懂事。

可福利院哪个孩子不可怜?

李静民并没有因为姜昆的一番说辞就接受这个孩子。

甚至好几天都没有跟姜河说话。

吃饭也不叫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姜河在福利院长大,从小就会察言观色。

他会看家里每个人的脸色,

当李静民不高兴时,他就跑过去给她端水。

看到李静民捶腿时,他就跑过去给她按摩。

每次姜河都会小心翼翼地喊李静民“妈妈”。

只不过李静民从未有过回应。

可人心都是肉长的,

李静民只是生气姜昆不给她商量就擅自做主。

并不是对这个6岁的小孩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姜河嘴唇发紫,不停地咳嗽,还浑身发抖。

吓得李静民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告诉她孩子有严重的支气管炎,

如果再不治疗就会影响发育,甚至呼吸困难。

李静民想都没想,就对医生说:“治!全力配合!”

等姜昆工作结束赶到医院时,他看到妻子守在床边,一脸心疼地望着姜河。

这一幕让他印象深刻。

此时,姜昆也知道妻子心里已经接受姜河了。

等孩子出院后,李静民每天给孩子熬药。

夫妻俩付出全部心血在照料这个孩子。

姜昆还让自己父母见了姜河。

从此,姜河是个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的幸福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爸爸妈妈后,姜河各方面生活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

就是学习成绩始终不见好。

老师多次找姜昆谈话,表示姜河上课根本听不进去。

这也让姜昆犯了愁。

因此,他专门为儿子请来家教。

前前后后补习费花了大几万。

可成绩始终没补上去。

有朋友提议让孩子跟他学相声,将来也能有碗饭吃。

但姜河嘴皮子不行,一看就不是学相声的料。

姜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牛群来姜昆家里吃饭。

牛群说:“让我看看咱儿子。”

姜昆就朝楼上喊了一声。

只见姜河“嗖”的一下,就从楼梯扶手上滑了下来。

牛群说这孩子真机灵。

可姜昆说:“哎,就是学习不好。”

牛群说:“学杂技啊,这么好的身手。”

姜昆恍然大悟,这么活泼好动,干脆送去学杂技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2002年,姜昆送儿子去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学习。

每隔几天,他就会去学校看儿子。

学杂技需要练功,姜河的胳膊腿经常被教练掰到咯吱咯吱响。

姜昆看着儿子哇哇大叫,心疼的不行。

可不让他学一门技术,将来怎样养活自己呢?

好在姜河很难吃苦。

每次都能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姜昆非常疼爱儿子,每个月都会给他800块钱零花钱。

那可是02年,800的零花钱足够一个月了。

起初姜河花不完,每次还剩很多。

可后来他越花越多,甚至不够花,还要找姜昆要1500块钱的零花钱。

于是,姜昆到学校询问老师。

原来儿子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经常请朋友吃饭。

大家也都知道他有一个明星爸爸,

没事就找到他要钱花。

姜河也都大方的给他们。

甚至结交了一帮校外的朋友。

有一天晚上,姜河彻夜未归。

姜昆去外面找儿子,

远远看见儿子在街上和别人打架。

对方比儿子高,手里还拿着棍子。

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打架没轻没重的。

姜昆怕儿子有危险,

赶紧上去拉架,

只见对方提起棍子就准备往姜河身上砸。

姜昆一把抱住儿子。

那一棒狠狠的砸在了姜昆身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

男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走歪路的问题。

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

这让全家人都很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周末放假回家的时候,

姜河发现一家人都很严肃。

还有刚从国外回来的姐姐姜珊。

姜珊本来对这个弟弟就不接纳。

一听说他花钱没有节制,就更加反感这个弟弟。

姜珊小时候非常想进入演艺圈,想当一名歌手。

本来姜昆是支持女儿学音乐的。

还请老师教女儿学钢琴。

那时候姜珊才十几岁。

借着爸爸的人脉,她登上不少电视节目。

还和张雨生同台合唱过《我的未来不是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后来姜珊一门心思扑在音乐上,根本无心学习。

甚至自作主张报名参加了很多演出活动。

在娱乐圈待过一段时间后,

姜珊很难再静下心坐到教室中学习。

成绩一落千丈,直接从前三名降到班级倒数。

这下姜昆彻底慌了。

他不想让女儿进入娱乐圈,

更何况这个圈子鱼龙混杂。

过早地接触名利场,对她这个年纪没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打算断掉女儿的歌手梦。

并在国外给女儿找了一所管理比较严格的私立学校。

这一年姜珊14岁,正是上中学的年纪。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中学生最为叛逆,

自我意识空前觉醒,逆反性极强。

当妻子听说丈夫要把女儿送到国外时,一万个不同意。

可两口子也没有其他办法。

在国内,学校同学都知道她是大明星姜昆的女儿。

同学家长见了她,都会对她笑呵呵的。

电视台也因为她是姜昆的女儿,镜头频繁对准她。

可以说凭借爸爸的名气,姜珊在一方天地里混的如鱼得水。

所以,现在换个环境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姜珊被父母送到国外。

姜昆只允许妻子陪女儿一周。

一周后,他要让女儿和所有留学生一样独立的生活。

到国外后,没有人关注她是谁的女儿。

也没有人关注姜昆是何许人也。

想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进入娱乐圈当歌手,简直是难上加难。

姜珊只能关在学校里和所有同学一样认真学习。

陌生的环境让她产生巨大的落差感。

母亲回国没多久,她就偷偷买机票回国了。

她以为父母看到她回家,会很高兴。

结果姜昆勃然大怒,立马买票送她回学校。

至此,父女二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姜珊多次质问父亲:“凭什么你要决定我的生活?我为什么不能当歌手?”

一提“歌手”这两个字,姜昆就越来越生气。

他只想让女儿在该学习的年纪,老老实实当个学生,不要一心只想往娱乐圈扑腾。

只有亲手斩断她的歌手梦,斩断她进娱乐圈的人脉,她才能彻底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姜昆成功了。

女儿乖乖回到学校学习,

而这背后的代价是父女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

年纪尚小的女儿,还提出断绝关系这样的话。

姜昆虽然伤心,可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此后,每到假期夫妻俩就会飞到国外陪女儿。

只是女儿不再和父亲说话,只和母亲诉说着国外发生的一切。

女儿和姜昆一样,都很倔强,也很要强。

姜昆给她交完学费,还会给她打零用钱。

如果钱用完了,她宁可自己去食堂端盘子、打零工,也不愿拉下脸向父亲要钱。

李静民看着脾气秉性如出一辙的父女俩,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姜珊属于你越瞧不起我,我就越努力那种类型。

中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去洛杉矶深造的机会。

姜昆知道后非常欣慰,也为女儿感到骄傲。

可嘴硬的父女俩,谁也不愿意向彼此表达心中的爱。

但母女连心,李静民和女儿无话不谈,她不放心女儿一个人。

于是留下丈夫一人在国内,放下工作去洛杉矶陪读。

这期间,姜昆一个人守着偌大的房子。

也正是这段时间,他领养了姜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本以为儿子能和女儿一样,能在学校刻苦学习。

可现在,姜河浑浑噩噩,花钱无节制。

这和要强的女儿完全相反。

于是,在姜河周末放假回家的时候,一家人准备坐在一起开个会。

恰好姜珊也从国外回来了。

此时姜珊看见不懂事的弟弟,瞬间就理解了父亲当初的心情。

现在她也长大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她也希望弟弟将来能走正道。

所以这次吃饭,姜珊说起自己在国外边打工边赚钱的经历。

姜昆和李静民也时不时夸女儿学习成绩优异。

这顿饭,让姜河抬不起头。

他能听出来父母是在旁敲侧击。

也是这顿饭,让姜河认清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父亲好心收养他,现在他的命运会大不相同。

回学校后,他没有再乱花钱,也没有再和校外的狐朋狗友来往。

之后的事情一切都很顺利。

姜河毕业后成为一名杂技演员。

在舞台上,姜河向父亲表示感谢,并且称将来要为父亲养老送终。

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懂事,

姜昆心里格外骄傲。

然而,不久后姜河就提出希望父亲能帮他找到亲生父母。

姜昆也利用自己的名声帮儿子散播了消息。

确实有人来相认,

可亲子鉴定结果都对不上。

朋友看见忙来忙去的姜昆,都替他感到不值:“看吧,养大了,人家就去找亲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姜昆确不这样想。

他觉得儿子长大成人后,还能想到要寻找亲生父母,这是善良和孝顺的表现。

姜昆也不想让儿子留遗憾,所以尽力帮他寻找。

如今,养子已经来到家里24年了。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早已成为一家人。

女儿开了公司,儿子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昆也已经72岁了,

出道50余年从未传过绯闻。

对妻子专一,对艺术认真。

用“德艺双馨”形容姜昆一点也不为过。

他收养儿子也并不是为了找个养老送终的人。

只是可怜这个孤儿,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他胸怀和大爱,值得我们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