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之前,环环写了篇《楼市开启大逆转,五一后见分晓》的文章。五一外出游玩,乐不思蜀,根本想不起来上后台,果然惰性才是人性的一大挑战,让我们在安逸与努力之间徘徊。

写那篇文章的出发点是基于两个消息,一个是一线城市在五一后将取消限购的小道消息,一个是外资巨头突然转向,唱多中国房地产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宏观层面的积极信号,市场层面也涌现出了一系列好消息。比如,多个城市的豪宅成交量正在持续攀升,显示出高端房地产市场的强劲需求。特别是深圳楼市,整体呈现向好的态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些迹象均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正逐步展现出复苏的迹象。

在文章末尾,环环也表达了类似的期望,“楼市已经萎靡太久了,希望借着这些利好提起一口气,顺势而起。”

这两天在公众号后台,包括其他平台,陆陆续续看到了不少留言。大多数的留言都有一个共性,除了扭曲环环的原意,指责环环是中介,以卖房的目的在唱多楼市。再就是疯狂踩踏楼市,有点见地的会列举一些诸如新生人口在减少,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等指标,抱着商榷的目的进行探讨,更多的是叫嚣,甚至人身攻击。

环环此前也已经申明过,不是中介。如果热爱文字,中介干嘛选择做中介?再说,中介也不是房价涨跌的元凶,房价也不是如同一场大型的传销场面,众人齐呼口号,就感觉自己西楚霸王上身,可以左右乾坤,项羽最后不还泪别虞姬了吗?

不过,楼市真的成了落水狗吗,任谁都想踩一脚?

五一之后,楼市的形势虽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但一些真正的重磅消息正在不断释放利好。

4月30日,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在北京现有住房限购的基础上,已达到限购总套数的家庭或单身个人,可以在五环外区域新购1套住房。

此前,北京为限购松绑,大多在于针对某个特定的群体,譬如离婚人群,再就是取消了通州的双限。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专家,一致的看法是北京在为限购松绑这件事上,态度十分保守,挤牙膏一样,一次还是黄豆那么大一点。

在救市这件事上,北京经常性地只考61分,见怪不怪了。

为整个五环外的限购松绑,已经算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了。要知道,由于中心地段土地有限,北京大约80%的新建商品房房源成交是集中在五环外的。

撬动五环外,相当于激活了北京楼市的大部分市场。

此外,我们一直说,北京楼市出台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政策力度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有没有政策出台。只要有政策出台,就说明今年的楼市政策基本是放松基调,那怕如蜗牛一般行进,起码也能保证市场的平稳。

在北京的示范效应之下,单那两天,全国就有11个城市出台了各种救市政策。

深圳尤其给力,被网友批评在救市方面扭扭捏捏,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开放城市应有的魄力之后,深圳果断听劝,5月6日,于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直接来了个重磅救市。

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通知》,深圳非户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限购1套住房,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范围内购买住房,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的缴交年限要求由3年调整为1年;在其他范围内购买住房,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的缴交年限要求仍为3年。

一线城市中,限购政策或多或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松绑,二线城市中仍没有全面解除限购的城市只有海南、西安、杭州、天津等极少数城市。

全面限购的时代就在地平线了。

银行方面,到今年3月末,全国银行体系里的居民存款达到了146.4万亿元,再加上银行理财产品的28万亿左右余额,170多万亿的在银行沉睡。

“430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所以,为了激活这部分躺平的资金,除了降低存款利息,各大银行纷纷对大额存单喊停。

昨天,已经有中介在朋友圈发布首套房利率调整的消息。看来,有的城市已经抢先动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