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巡、元官署以其为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

太监,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指的是经过人为阉割,失去性能力的人。他们被安排如宫廷之内,服侍皇室成员。在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太监不在少数,多是权臣佞臣,太监能够出这么知名人物,除了其职业的特殊性,也离不开其庞大的基数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历届朝代中,太监数量最多的是明朝,人数高达十万之众。清朝建立后,对明代遗留的臃肿机构进行精减,太监机构自然也在其中。通过一系列皇宫管理制度的落实,太监人数从明朝末年的九万人锐减到九千人左右,效果显著。

清朝的太监有着严格的等级约束,在皇宫内院,设有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净事房”,又称为“宫殿监办事处”。可以看出,清朝对于太监的管理,还是极为上心的,毕竟,从这出去的太监,都是为了服侍皇室成员。

太监的职责很多,跑腿传旨、生活服侍、挨打受气等都是日常必须经历的,他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伺候皇帝,另一部分伺候嫔妃,刚净身的新人太监,还需要伺候嫔妃的贴身宫女。时间久了,太监之间便衍生出了特有的“潜规则”,接下来便带大家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利用手中权力,太监可以胁迫一些宫中女性献身

我们都知道,皇帝拥有着三宫六院,嫔妃众多,而太监却由于阉割,注定此生孤独终老。久而久之,太监心理也会嫉妒,每一次皇帝与妃子的嬉笑打闹,落在太监眼中,都是极大的刺激。尽管他们身体有缺,但内心的不忿使得太监不愿落后于人,由此,便有了逐渐兴起的太监娶妻。

另外,宫廷嫔妃虽多,但皇帝只有一个。一年之中,能够被皇帝宠幸的妃子不过寥寥几十人人,其他妃子多数成为陪衬。一些妃子想要获得皇帝宠幸,就只能寄希望在太监身上。

宫廷之中,皇帝宠幸妃子通常是翻牌决定,每个牌子上写着各位妃子的名字,皇帝抽到谁的签牌,晚上便去谁的宫内。妃子们想让自己的签牌被皇帝抽到,只能求助皇帝身边的太监,将签牌放在显眼位置,自然便有了与皇帝共枕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太监便有了张狂的资本,他们会对向自己求助的妃子动手动脚,甚至是苟且一室,以满足个人私欲。

当然,太监也有忌惮的时候,比如:新妃子进宫,他们便不敢胡来。因为,每位新妃子必须保持为处子之身,这是太监不敢染指的原因。毕竟一旦染身,很容易被皇帝发现端倪,到时彻查起来,涉事的妃子和太监必然会被株连族人,此种后果是不值得犯险的。当妃子被皇帝宠幸后,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们往往对房事的要求愈加强烈,然而,皇帝不可能人人兼顾,时间久了,许多妃子便会饥不择食,选择身边的太监下手。

这个时候,妃子与太监的心思不谋而合,双方则如干柴烈火一般触之即燃。有人说:太监已经阉割,那么,怎么可能行男女之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许多深宫妃子,长久独守空房,寂寞难耐,哪里还会顾及太多,怎么说太监也算是个男人,哪怕不能做同房之事,也能互相搂抱亲吻,寻求身心愉悦。许多刚刚净身入宫的小太监,因细皮嫩肉、阳刚之气尚在,最受深宫嫔妃的喜爱。这种年轻太监又被成为“上床太监”,这已经成为宫廷公开的秘密。

那么,到这里,我们再来说太监娶妻的问题,就不会显得那么匪夷所思了。关于太监娶妻,诸多学者将其归结于心理问题上,有的人研究过程中,提出“摆脱孤独心理说”的观点,认为:长久的孤独促使太监娶妻成为现实。

古今中外,研究太监娶妻的学者不在少数,日本学者寺尾善雄就曾在其作品《太监物语》中写道:“太监娶妻的根本性原因是为了减少孤独所带来的内心伤害,他们这类群体在人间受尽蔑视嘲讽,心理容易扭曲。而妻子的到来,可以带给他心灵的慰藉,起到一个修复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历史可知,太监的妻子一般由皇帝许配,女性多是宫内宫女。如此看来,两者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宫女与太监皆是长期处于深宫之内,没有寻找伴侣的权利。其次,时间久了,双方都会有孤独心理,皇帝把宫女配给太监,倒也有个互补作用,只是太监的生理缺陷,怕不是每位宫女都能够接受的。

二、长期生活在美艳众妃中,太监仍然会有强烈的欲望?

关于是否还会存在欲望,自然离不开生殖系统。众所周知,皇宫内除了侍卫与皇室成员,不准其他男人于宫中居住,此举只是保护宫内女性。太监想要进宫服侍,自然需要断掉一切杂念,那么,阉割便必不可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阉割的方式都是切除到底,尽量不让其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阉割工具基本是金属利刃之类的器具。人体拥有着奇妙的构造,它的每一处变化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内心,太监也是如此。当身体的重要部位缺失,势必会引起身体以及心理的不适反应,身体的不适反应短期可见可愈,心理的不适反应则难见难愈。

每一个太监在净身之后,心态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简单来说,已经成为男女不分的存在,他们的性格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失去了男性阳刚,首先改变的就是声音,从高亢洪亮变得尖声细语,甚至是阴阳怪气。而后,便是心理上的变化,丧失了男性尊严,会让太监觉得灵魂居无定所,七情六欲尽皆成空,一切索然无味,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存活。

如果说,早期还能勉强撑过,待日后心理隐患形成,性格缺陷已显,再想矫正可就为时已晚。因此,基本每个太监内心都有极其阴暗的一面,历史记载,许多太监迎娶妻子后,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心灵慰藉,反而会对妻子拳打脚踢,肉体虐待,女性显然变成了太监发泄压抑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点来看,他们的内心已经变得扭曲,会变得喜怒无常,时而哭泣,时而大笑,既像一种发泄,又像一种人格分裂,令人恐惧。当然,这一切都被他们隐藏的很好,面对皇室成员的时候,太监们依旧会卑躬屈膝的去迎合,而私下,他们则会露出另一幅面孔,即令人发寒的一面。

从医学或者心理学来看,太监的这种心理往往有着人格分裂的倾向。他们一方面期待爱情,另一方面却又憎恨自己,内心充斥这孤独、落寞、希望、挣扎,长期的孤独使得他们恐惧,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太监们自然会渴望获得伴侣,简单来说,嫁给太监的女人,只是其疗伤工具。

心理层面是太监娶妻最为直接的原因,其他诸如欲望、报复之类的说法,顶多只是个别事例。历史上确实有过太监恢复欲望的事例,比如:清朝年间,有个太监名为小德张。他自幼便选择净身入宫当太监,然而到了青春期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对宫内女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是难以启齿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大后,小德张娶了好几任老婆。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如果真的存在,那或许只能认为其净身不彻底,毕竟,小时候发育并不完全,表面切除的未必就能说明以后不会重生。研究太监多年的文史家陈村亡关于此事便发表过观点,他认为:“太监恢复欲望,基本可以断定是净身不彻底导致,尤其是幼年净身者,往往会在年岁增长时,器官会重新长出,由此,太监恢复欲望娶妻,是有历史依据的,只是少之又少。”

三、宫内女子长期独守空房,寂寞难耐寻太监苟且

上面我们说到,太监有重新长出器官的可能,对于此种情况,宫廷内早有应对。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对小太监检查身体,每隔几年都会查看一次,防止死灰复燃。当然,只要检查终究需要有人审核,如果这人被妃子买通,检查的时候自然就走个过场,甚至根本不用检查,直接放过。能够受到妃子这般照顾的小太监,基本都是净身不彻底之人,妃子这么做的目的,仅是为自己谋取福利,以备日后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有些人家,看中了太监的近水楼台,会使用一些手段,送自己的孩子进入皇宫。他们的孩子是以小太监的名义进宫,但却不用净身,而是在孩童尚处襁褓之时,找人扭捏婴孩的生殖系统,将其萎缩,直到变得不是那么显眼。而后,打通关系,孩子便能进入宫廷,与小皇子、小公主作伴嬉闹。

当然,随着孩童的成长,他们的男性特征便会变得逐渐明显,但是,那时孩童已经与皇室成员关系紧密,那些净身太监也不敢仔细检查。其次,孩童家族也会对这些检查太监进行收买,尽最大可能保证孩童不被外人发现。

贵妃独居深宫,久而生怨,而太监无论如何毕竟是男性,于是,就把面目俊秀的年轻太监拉上床去,即使是拥抱而卧一番,对于贵妃而言,也有相当的情趣。那么,如果有不是太监的太监出现,岂非更遂人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关于太监娶妻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应该将历史、环境、心理、医学等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深入研究,或许会有找到答案的一天。

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并且,于几日后命令:“每位王爷、太妃身边(不包括溥仪)各留20名太监,其余所有太监一律驱逐出宫。”这一决策虽然是为了溥仪自己的私利,虽然,使成百上千的人失了业,但象征着再也不会有社会底层人物被阉割。

1959年,溥仪出狱。他直接去探望了住在庙里的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太监,向他们连连道歉,但太监们仍在叫他“万岁爷”,真是令人感叹不已。溥仪也在《我的前半生》中忏悔道:“他们陪我玩,哄我睡觉,喂我吃饭;他们领我的赏,也挨我的打... ...别人都离开我,唯独这些太监对我不离不弃。”

参考资料:

『《汉唐史论稿》、《中国古代的太监娶妻》、《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