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1976年,地点北京,一天傍晚,忙碌许久的粟裕将军突感身体不适,随着一阵猛烈的胸痛,他亦是被夫人楚青赶忙送去了医院就诊,经检查过后,院方得出了心梗的诊断,幸亏送医及时,否则的话即便是手术也无济于事。

这件事对粟裕将军的影响极大,深刻意识到生命之脆弱的他终于是妥协了,一改往日的倔强,默默撰写起了关于战争时期的回忆录,希望能够给后人留作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期间,许许多多当年的谜团都得到了解释,就比方说有关宿北战役中,他为何不派兵支援山东野战军一事便是如此,闻听此言,负责记录的楚青含泪记下,同时粟裕身上一口背了三十多年的黑锅也总算得到了澄清。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此前的粟裕为何不愿撰写回忆录,这场宿北之战中又到底隐藏着何种内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病缠身

新中国成立后,彼时的粟裕堪称是风头无两,他常胜将军的名号亦是远近闻名,举国上下、全军之中,论打仗,老百姓和将士们最服气的除了林彪就是粟裕,因此,或是出于尊敬,或是为了学习经验,很快就有人向其提出了“著书立传”的建议,希望他能够把革命以来的作战指挥心得写成一本回忆录,以供后世人参考、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来说,作为一名高级将领,撰写“兵法”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自己有利,也能让后世人受益匪浅,粟裕本没有理由拒绝,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闻听此言,他居然直接婉拒了。

至于理由他虽然没有挑明,不过在博主看来无外乎就是这么几条,一来是出于谦虚,毕竟自古以来能够撰写兵法之人光芒都极为闪耀,例如孙武、岳飞等等都是如此,他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功绩还比不上这些先人,再加上我党之中尚未存在先例,他不愿当这个出头鸟也在情理之中。

二来是没有时间,众所周知,撰写回忆录这种事,素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然而,彼时的新中国刚刚建立,内部百废俱兴,外部势力蠢蠢欲动,身为一员大将,他忙着建设国防还来不及,又怎能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来,也许粟裕此举也和自己的年龄有关,要知道建国时的他才刚刚四十出头,说是正值壮年都毫不为过,无论怎么看他的日子都还长,写回忆录那都是人到暮年干的事儿,让他一个英姿勃发的中年将领不扛枪反“持笔”着实有些别扭。

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不过总而言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粟裕都是不愿撰写回忆录的,还是直到1976年,伴随着心肌梗塞的突然发作,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后,他这才终于想明白了,并赶忙提起笔,在妻子的辅助下写出了自己多年以来的传奇经历。

起初之时,粟裕信心满满,觉得只需数月自己就能将其写完,但岂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阻拦他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先是接连浮现的各种细节导致篇幅越来越长,随即,动乱的局势也令他愈发忙碌,无法做到全神贯注的挥笔泼墨,最后,好不容易稳定了国内外的局面,突如其来的脑淤血却再度打乱了他的计划。

是的没错,自打1981年粟裕大将突发脑淤血后,原本驰骋天下的一代悍将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干瘪老头”,不单行动出现障碍,就连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也是大大减退,旁人说一句话,他甚至要几分钟后才能反应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回忆录的撰写自然遭遇了困境,往往一天下来,负责记录的楚青也才堪堪能记下数百字,而在这般缓慢的速度下,最后的篇幅亦是整整拖了三年之久,还是直到1984年粟裕去世前夕,大名鼎鼎的《粟裕战争回忆录》这才终于成书。

本书一经面世便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在许多军事爱好者和退伍军人眼中,这更堪称是一本奇书,因为上面不仅记载了大量战争年代的未解之谜,更是扭转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就比方说开篇提到的宿北战役,粟裕给出的解释便令许多人久久不能释怀,原因很简单,毕竟就因为这场仗,他本人背上了太多太多的黑锅,以至于时至今日都有人因此诟病于他,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野与华中

1976年,大病初愈死里逃生的粟裕大将终于摒弃了往日之偏见,下定决心撰写起了有关战争年代的回忆录,而在这本奇书中,有一件事或者说一场战争最为引人瞩目,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宿北战役,提到这场战役的前因后果,粟裕堪称是既无奈又心酸,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那就是源于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的矛盾与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后续的华东野战军前身便是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二者合并而成,在合并之后,这支劲旅亦是在粟裕的指挥下打出了数不胜数的漂亮仗,但鲜有人知的是,为了将两支部队顺利融合,粟裕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只四个字就能形容,即“难于登天”!

聊起这个,咱们还是需要从华中、山野两支部队为何合并开始说起,众所周知,这两支分别由粟裕、陈毅领导的部队都是我党的老牌劲旅了,他们的距离虽然近,碍于敌人的严防死守,联系却并不是十分紧密,组织上提出将他们合并必然是有着逼不得已的理由,至于根源也很简单。

一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爪牙始终在鲁南、苏北地区虎视眈眈,大批精锐部队在此集结,那意图再简单不过,就是想将解放区一举吞掉,进而扫平整个中原。

这对于我党、我军来说无疑是危险的,因此,为了抵御敌人的围猎,将分布在该地区的两支部队合二为一,集中力量拧成一股绳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来,此举也和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表现密不可分,同样是以弱对强、以少对多,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于苏中地区打出了七战七捷的好成绩,反观山东野战军呢?表现却一直不佳,败了几场、平了一场,始终无法取得大胜。

虽说这其中有着许多客观因素,但败了就是败了,这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当然了,考虑到山野的状态着实不佳,这也就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希望山野与华中野战军能够合并,并让前者向后者虚心学习经验教训的主要原因。

这个想法本身是没毛病的,然而组织上却忽略了几个至关重要的情况,哦不,也不能说是忽略,而是上级认为,以粟裕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不在话下,事实证明,粟裕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只是其中的艰难险阻却是外界难以想象的。

首先就是国民党军的部署问题,别看后世总说国军将领“不知兵”,说他们就是一群土鸡瓦狗,但事实上,单论带兵打仗,这群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牌悍将却是丝毫不弱,尤其是以王耀武、李默庵为首的中原诸将,更是完全能够与粟裕等人相提并论,因此,面对我方希望将山野、华中两支部队集中起来的战略构想时,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耀武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拦腰斩断,一头打鲁南一头打苏中,迫使两军首尾不能相连,当然,此举也的确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并紧接着衍生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山野与华中野战军之间的巨大矛盾。

事情的起因是泗县战役,彼时,为了应对国民党军的攻势,我军亦是紧急调整了部署,即,由粟裕的华中野战军一边攻打海安县的弱旅,一边休整部队,再由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就近攻打泗县,挫败国民党在两淮地区的攻势,等待华中部队的增援。

显然,若是按照这个部署来打,国民党军所给予的压力就将被巧妙化解,但粟裕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一件事,那就是陈毅不单败了,而且败得太快太快,快到海安县还没有拿下,泗县的战斗就已经进入了尾声。

这着实不太应该,然而,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失利也没什么值得抱怨的,所以粟裕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可谁知他这头没说话,山野内部却反倒来了一手“恶人先告状”,大体意思很简单,就是将自己战败的原因归咎到了华中野战军没有及时支援,是华中部队只顾着打海安县,只顾着自己立功,这才让他们最终惨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明显是无稽之谈,毕竟一来华中部队已经连续打了七场恶仗,说是精疲力尽都毫不为过,二来,还有国民党部队堵在前方,他们就是插翅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泗县,三来,明明事先已经说好了分工,是山野没能顶住压力仓惶北撤,怎么算也怪不到粟裕身上不是?

当然,这也只是山野中某些人的抱怨而已,双方高层都没有当真,真正让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的,其实与接下来的战局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激化

泗县战役算是山野与华中发生矛盾的开始,而真正将其彻底激化的,其实是源自后续的战役。

彼时,眼见山野节节败退,相继丢掉了泗县、淮阴与淮安,国民党方面与粟裕方面也赶忙做出了战术调整,前者直接集结重兵猛攻临沂,后者也没有含糊,直接放弃了触手可得的海安县,全军北上准备帮助山野分担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此举本是好心,但岂料山野方面竟直接向他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请求,那就是请求粟裕将华中野战军全体开赴鲁南地区,放弃苏中,专心致志保卫鲁南。

站在山野的角度来看,如此布局并没有任何问题,两军会战鲁南,一可以完成党中央和毛主席集中兵力的作战任务,还可以威逼济南府的王耀武部队,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若是他们能够一举攻克济南活捉王耀武,那将整个山东收入囊中或许都不成问题。

但若是站在粟裕的角度情况就不同了,在他看来,彼时苏北和山东的局势虽然都很紧张,山野与华中合二为一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可仔细想想,目前也确实还没到放弃一点、只保一点的地步,他们完全可以两点都保!

此举无疑是冒险的,不过俗话说得好,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若是此战他们坚持住了,那我党我军在中原的局面就会彻底打开,对此,陈老总也是心知肚明,但架不住手底下的将士抱怨连连,他们已经被连续的失败打怕了,自然想着寻求援军、稳妥起见,如今粟裕却拒绝了该提议,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担忧,如何能不生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与分歧自此彻底激化,再加上后续,在宿北战役前夕,粟裕只身一人赶赴山野指挥部坐镇指挥,除了一个参谋没带一兵一卒,将华中部队尽数留在了南线,山野众将士对他的意见就更大了,林林总总,大家伙说什么的都有,可以说只要是接下来的这场战役失败了,那华中与山野即使合并,也将必然是面和心不和,甚至是连表面上都会爆发激烈的争执。

对此,粟裕心知肚明,自打参加革命以来,他也从未向当时那样紧张过,忙中出错,在宿北战役期间,他亦是果真犯下了不少指挥、调度上的失误,只差一步就会将局势推向深渊,但不幸中的万幸,就在此时,作为粟裕旧部却一直借调山野指挥的一纵站了出来,在叶飞的冒险进攻下,一举击溃了敌军的两个整编师,毙敌俘虏了整整两万余人,这才总算力挽狂澜,赢下了这华东野战军合并后的第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粟裕的大方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取得这场大胜后,山野与华中两支部队也终于是摒弃前嫌、精诚团结到了一起,结局无疑是好的,只是这个过程嘛...当真算是难于上青天,当然了,这也就是晚年粟裕提起此战之时,所表现出的心酸与无奈令妻子都不禁潸然泪下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