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水产养殖大镇,洛舍镇正面临着约1.3万亩耕地功能恢复的艰巨任务。为了腾出发展空间,洛舍镇按照“镇统筹、村实施、组委托”的模式,创新启动土地全域流转微改革工作,从根源上打通落实耕地功能恢复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面积较大、区位较好的地块,实地考察后制定耕地连片整治实施计划。”近日,洛舍自然资源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舍镇“百千亩方工程实施计划”为期三年,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2026年年底交出1.8万亩高标准农田,为农业“大好高”项目提供空间支持,打好“农业用地”有机更新攻坚战。根据推进计划,今年洛舍镇将实施第一期“百千亩方工程”,范围总面积约4780亩,涉及东衡村、砂村村、三家村、洛舍村和雁塘村。

“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晚稻种植。”洛舍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水产养殖户58户,完成干塘清塘等退养政策处理1425.59亩,4个“百千亩方”范围内种粮868.8亩。

近年来,洛舍镇积极主动求变,把“三改一拆”工作与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相结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洛舍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巩固提升城乡风貌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抓手”,全力打好农业用地和低效用地有机更新攻坚战,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谱写城乡风貌新篇章。

(来源:德清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