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预计将于今年内开诊。经过近4年的建设,这座北京最大在建医院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副中心又一标志性的医疗中心。医院开诊后,将增加城市副中心医疗资源总量,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带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附近区域医、产、研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程规范合法、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材料使用质量合格,各类试验及检测资料齐全,符合验收标准,同意通过五方验收。”昨天,由业主单位、监理公司、设计院、勘察院和施工方组成的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项目五方验收小组,经过综合评审,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工程质量验收。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位于宋庄镇六合村区域,东至六合村东路,南至京榆旧线,西至宋庄文化区西路,北至潞苑二街,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0层,分南北两区。北区为医疗区,设计总床位数1300张,预计日门急诊量可达6500人次。南区为行政科研教学区,设有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际心血管疾病培训与交流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大的规模和先进的技术是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的两大特色。院区门诊影像科和核医学科预计设立核磁共振室7间、CT室10间、数字肠胃室1间、PET-CT室1间、SPECT室2间、手术室88间,拥有丰富且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同时,医院采用了自然通风体系,顺应主导风向,利用建筑主体迎风面与背风面形成的气压差“引风入室”,再通过设置开敞庭院、室内中庭顶部排风窗,实现自然循环的空气导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诊楼前,4根支柱、16个支点的“树”形支撑结构犹如粗壮的“心血管”,撑起了巨大的雨棚。据北京城建集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党支部书记、经理马迅介绍,按照最初方案,这里原本设计了16根立柱,但考虑到门诊楼人流量大,过多的立柱可能影响视线和人员进出,便调整成方案,变成了4根立柱,每根柱子上再生出4根“树杈”。这样一来,施工难度变大了,但对患者来说将更加便利。为了实现这一调整,施工方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对4根树形立柱采用了模块化吊装,树干部位和铸钢件连接处进行了异种材料焊接。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分为南区、北区,医疗综合楼在北区,南区主要是教学、科研、实验区域,南区北区之间还有一片6.8万平方米的绿地,其中包括一座下沉广场,为患者营造更加舒适的就诊体验。院区全面优化了就诊流线,门诊患者流线、门诊检查流线、出入院流线、住院检查流线互不重合,彼此分离。

通州院区定位为“强专科、优综合”,旨在重塑心内、心外科学科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启动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的器官系统学科改革。与朝阳院区“大综合、小专科”定位不同,通州院区将主要承担为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人群提供心血管相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周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等医疗功能。马迅说,通州院区建有88间顶级洁净综合手术室,是同类新建医院里规模最大的。医技楼共4层,一层是药房、影像科;二层是超声、内镜;三层是综合手术室、导管室;四层心脏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一间间淡蓝为主色调的顶级洁净综合手术室里,吊塔、无影灯等医疗设备已安装完成。

项目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4年的高速建设得益于项目部对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项目技术质量部副部长明皓介绍,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为“钢结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项目建设过程中,共使用钢筋2.8万吨、混凝土20万方、钢材3.4万吨,工程体量庞大。其中,仅采光顶就使用了25.3米大跨度钢梁安装和钢结构女儿墙滑动模板施工技术,经评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了高效管理施工现场,项目搭建了BIM+智慧工地数据决策系统。” 项目总工程师熊正朝介绍,这套决策系统集成了11个模块,以IOT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BIM等技术为依托,通过摄像头、末端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关键生产要素,先后应用于地下室结构、钢结构、管综、建筑、屋面、幕墙等模型搭建,实现了BIM虚拟建造与现场作业数字化虚实结合的精细化管理,做到了协作执行可追溯,管理信息零损耗,有效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供图/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