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近著名书法家郭瑞金老师

作者/孙树恒

在我的生命里曾经遇见的人,宛如璀璨的星斗,点缀我的生活,

我想了多种见郭瑞金老师的情景一直勾勒着。

5月9日下午三点,我如约来到书法家郭瑞金工作室。

郭瑞金老师打开虚掩的房门,热情地招呼我入内,一阵茶香和墨香扑面而来。

郭瑞金老师和书法家张志强老师、画家姫宝华老师正在谈论书写《金刚经》,那白纸上的红色的字那么字迹工整漂亮,字正人正,笔笔显真功。让我能在理解《金刚经》的空的智慧的同时,欣赏一位书法大家写的经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瑞金老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七十五岁了,高大的个子,花白的头发,多少年没有变过,眼神深邃,谦恭,慈祥,亲切。我环视了工作室,除了门窗外,四面墙壁上都挂着书画,桌子上是笔墨纸砚、书刊,印章,窗台上摆着各种石头,有一个小台虎钳子,看来郭瑞金老师除了喜欢书画外,还喜欢金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瑞金老师给我找个椅子,姫宝华老师给我倒了杯茶。我看着墙上挂着一幅郭瑞金老师的像,下面有郭瑞金的简介,郭瑞金老师在1992年加入中国书协,是内蒙古较早的全国会员,现在是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曾是诗书画研究会的领军人物。还曾是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我在整理通俗文艺研究会创作基地贾浪沟材料时,贾浪沟村和“泉寿湾”旅游景点就是郭瑞金老师题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瑞金老师问我练书法吗,画画吗?

我说都没有。他语重心长的说,练书法比较难,他谦虚地说自己“我也不敢称家,每天还需要练。书法写得好不好,内行人和外行人都能看出来。”张志强老师在旁说,越练有时又不会了,有时又游刃有余。郭瑞金老师说,最好是学绘画,简单点,涂鸦也有情趣。不如跟姫宝华老师学绘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瑞金老师庄重地说,无论是学书法还是画画,都要有虚心求教的态度,谦恭的美德,也是书法传扬宏大的精义,经年累月临池不辍,方能写好翰墨丹青。郭瑞金老师这样阐释写好书法作品的诀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瑞金老师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书法并无偏好。郭瑞金老师小时被动习字,至中学写字画画的兴趣渐增。郭瑞金老师长期自学书法,书法是他一生的追求,在练习书法得到了一生最大的快乐与享受。郭瑞金老师说:“正规临帖是在1972年,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是我书法的启蒙。”当时,郭瑞金老师在鄂尔多斯从事野外地质工作,每天“雷打不动”写两个小时毛笔字。即使是后来担任两年多电影放映员,也从未间断过。他给我翻看了当年用钢板刻字蜡纸印的报纸,无疑是一种对书法的磨练和深刻的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中国地质书法家协会成立,郭瑞金老师被选为全国地质系统的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他视野开阔了,也有了向书法大家学习的机会,先后拜访了欧阳中石、李铎、沈鹏、刘炳森等著名书法家,虚心学习,积极交流书法秘诀。眼界大开,书法也愈加成熟。

在郭瑞金老师心中,书法就是一个奇遇王国。只要拿起笔,就会不由自主走进这个王国,他与每个文字对话、感悟书法带给自己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郭瑞金老师看来,“文人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正脉,它以人文情怀为书法艺术的底蕴,不唯以巧为能事。而他承袭“文人书法”的传统,在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自身突出的特色和别样的风骨,在书法界形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创作、研究和教学体。写出独树一帜的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如其人。郭瑞金老师的书法过人之处在于大气,在于书写性情。这也是他大气而不狂野、挺拔而苍劲,传承而不拘泥的书法风格。有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著名书法家康庄如是评价他的书法:“观郭瑞金书法,无论洋洋百言的长幅,寥寥数字的榜书,还是奏刀方寸的篆刻,无不体现出他对各种书体广泛涉猎的融汇,对线条结构长期临池的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书画家滑国璋这样评价他的书法:“郭大侠笔走龙蛇,泼墨千言,风樯阵马,翰逸神飞,令人不敢小觑。其书法内涵深厚,二王、颜柳、宋四家及汉隶碑刻之韵在书作中都有充分体现。他以为,字首先要让人愿意看,要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郭瑞金老师心里,书法艺术是众多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使这一国宝不致失传并且发扬光大,作为书法家,有责任、有义务做传承书法艺术的使者,为书法艺术的发扬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不仅注重自己的修养,还为学校师生、老年大学等传授书法技艺。许多师生观看后深受感动:“这是对书法技艺文化最好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开展“书画讲座”“书画摄影作品展”和“书画传承”外,开展“送文化下乡”、“慰问老少边穷地区”、“慰问弱势群体”、“书画家笔会”走进社区、军营、学校、企业、农村等,足迹踏遍自治区各地。举办了各类赈灾、扶贫、救助、捐赠等大型活动。等一大批公益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2年年底,郭瑞金老师和其他五位书画家,参加了内蒙古公安厅文联组织的“文化下基层”活动,辗转东西部10多个盟市。这一次“下基层”,郭瑞金和多位艺术家行程2000多公里,走访内蒙古40多个旗县区,创作书法作品1000多幅,公安干警、武警和消防官兵好评如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郭瑞金老师收到了一名基层官兵来信,“与郭老师学习之后,才知道字法、章法、墨法、印章的钤盖没有一点是可以乱来的,都得有据可查。即您所说的"有出处"。”

郭瑞金老师一再强调“品德论”。在他看来,书法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娴熟的技法、完美的章法,更重要的是作者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要花更多的气力在“字外功”上寻求突破,从提升素养的根本做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从诗书画研究会会长退下来的郭瑞金老师,但是正如他在换届会议上的表态:‘我作为一个老会员,愿意一如既往与诗书画同仁们,实心实意地继续为本会做点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写字还在办会里的报纸,一个版面,一个个内容,一张张照片进行策划、排版,都标的清清楚楚,规划的紧凑严谨,不愧是一个从钢板刻字蜡纸印报开始的“老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临走时,郭瑞金老师把他主编出版的《书画作品集》、《诗词篆刻集》、巜论文集》、巜内蒙古诗书画报》、《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三十年》、巜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1985年一一2022年大事记》送我一套。他还把自己出版的《郭瑞金书法五种》赠给我一套。张志强老师说,这次没有白来,收获太大了。

人这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也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的缘分,而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著名书法家郭瑞金老师,

我们一起聊着,感受着指教与温暖,喜欢真与善,简单与质朴,仰慕的一种情愫形成的氛围。这就是书法家给予最高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