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

书法一直是国家文化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时候的大师往往都是穷其一生去追求书法上的造诣,像王羲之这样的大师在古时候比比皆是。

书法流传到现代,变化五花八门,一些专业水平不达标也敢称为大师,当然也不排除那些能人异士隐居山林,不愿意在识途的纷争中抛头露面。如今的很多协会更是给那些沽名钓誉之辈更好的机会,让他们的名字和大师挂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大师有时候却忍受不了现在各种协会的乌烟瘴气,主动写声明退出书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已经88岁的李逸野。

从记者到书法家的转变

李逸野出生在1929年重庆綦江县,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弱不禁风瘦弱的男孩子,父母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书先生,可是李逸野最后却选择了战地记者这个职业。

那个年代战争频发,已经没有一个安静的书桌可以放下,不得已的李逸野开始投身于抗日救国的道路上,虽然那时候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他的抵抗精神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常常利用自己专业文笔去抨击那些帝国主义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他在这场战争中利用文化的力量救国事迹也得到了肯定。他也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优秀的记者,利用手中的相机和笔墨继续书写祖国的辉煌。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很多记者都想前往前线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李逸野也是其中一位,他有着丰富的抗敌经验,可以更好做好战争的记录,这个宝贵的机会也在李逸野不懈努力下得到了。

随后成为战地记者的李逸野开始跟随队伍开赴前线,为这次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能够得到一手资料,李逸野常常不顾战士们的劝阻,冲在一线获取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强度的战争后方人员都死伤惨重,何况冲在前线作战的官兵。李逸野在一次拍摄中不幸中弹,被战士们送往后方接受治疗,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他再也不能深入前线报道实况战争了。

回归生活的李逸野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应该在何方,慢慢开始利用书法来磨练自己的心性。

随着自己的练习,李逸野的书法造诣也得到了提高,尤其在草书上的能力已经可以和很多国内顶尖的书法大家媲美。

这样的成就也让李逸野的名字越来越响亮,在那个时代,中国书法协会成为很多中国书法家必入的门庭,李逸野也不例外。在得到认可后,李逸野加入了这个中国书法民间第一大协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来乍到的李逸野凭着来学习的心态,慢慢地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起初的书法协会也是一块人们安静创作的天堂,是很多书法大师传播经验的圣地,在这里李逸野的书法能力得到了提高。

可是随着书法协会名气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无能之辈开始利用关系进入到其中,利用书法协会的头衔包装自己,在外界看来这样的包装就是一块金字招牌。通过书法协会的平台赚钱,成为很多伪书法家的追求。

更有甚者为了出名,写一些让人们看不懂的“丑字”,利用哗众取宠来博得人们的关注,在众多乌合之众的影响下,书协会早也失去了他往日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书协会为了统一管理,开始更换一批证件。如果当时不更换就会被书法协会开除,李逸野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只回复组织一条消息:我不会提交会费,请按规章制度办吧。

这样的回答代表着李逸野已经对书法协会失去了兴趣,他已经想离开这个充满利益的组织,书法协会已经和李逸野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逸野离开书协会,一心追求书法的真正含义,不愿意和这些已经被利益驱使的大师们共事,他的那颗单纯的心已经和这些被污染的书法会员形成鲜明的差距。

归于平静生活的李逸野开始潜心研究书法,这样的坚持一晃就过了20年,等李逸野老前辈在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时候,他的草书的造诣已经登峰造极,成为了人们称赞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议的会员身份

这份坚持鲜少有人能够做到,那种不为利益一心追求书法造诣的能力是大多数人所缺少的,随后书协会为了自己能够显得专业,把李逸野的名字又加进了书法协会会员。

这件事对于书法协会来说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情,但是却让李逸野为此感到不齿。于是特意发表了一份声明:初学写字,从未奢想当书法家。20年前就退出了协会,早已不是贵会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一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书协会也被李逸野赤裸裸的话语推到了风口浪尖,更是给书协会那些沽名钓誉之辈一记响亮的耳光。

李逸野发表声明的重点不是退出书协的身份,而是为了和那些没有水准的书法家撇清关系,不想让世俗影响到自己的创作。

李逸野在88岁还有这种孤傲的性格,敢于挑战整个书协会的权威,因为他有那个实力,他的草书水平确实在国内外是顶尖的存在,甚至自诩草书成就可以超越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可以媲美草圣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话语听起来或许有些炸耳,不过也是一个书法家应该有的自信和狂傲,自己一生的追求就是草书,为何不敢和古人的书法比高低。

充满争议的大半生

一个从战地记者发展成一代草书的代表,他的这份坚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战争摧毁了他记者的身份,可是并没有摧毁他的意志。

那种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李逸野,从抗日救国到抗美援朝,从抗美援朝和那些假意的书法家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是和整个书协做斗争他都不怕,因为他有自己的坚持,那份属于一个书法大师应该有的气魄。

李逸野的性格和草书相得益彰,狂傲中带有规矩,不同流合污中有自己的坚持,形体不规整可是整体的磅礴气势无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