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750期。解放战争中后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老总,因为工作需要被中央调到了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办公,担任中野的第一副司令员、兼任华野司令员,但此时他已不再负责华野的具体部队调度和作战安排。主席最初的用人意图,是要把能征惯战的粟司令扶正,直接出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但是粟总生性谦和,他在尊重陈老总的情感和大局观基础上,提出了只担任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的想法,后来也获得了主席的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在1955年全军评衔时,粟司令位居开国大将第一位,陈老总则高居十大元帅的第六位。如果1948年粟司令遵照主席的意愿,直接出任华野正牌司令员,那似乎在职务上就已经压过了老上级陈老总,1955年评衔时很可能就会成为元帅。而作为新四军和三野的双重代表,评一位元帅就够了,陈老总很可能因为已经离开军队具体工作岗位,而在1955年失去评衔的机会。若果真如此,粟司令在军内的历史地位会超过陈老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粟总在1948年成为华野的司令员,还是在1955年取代陈老总成为开国元帅,都不代表他的历史地位能超过陈老总。陈老总1948年被调到中野当副司令,看似有些屈才,但不完全了解军史的朋友,对背后的一些条件未必能够做出全面的解读:陈老总无论是否保持华野司令员的兼职,他都是华东军区的司令员。当时粟总只是华东军区的副司令,从这一点上就决定了他在军内的职务和地位,没有超过陈老总。就算担任了华东野战军的正牌司令员,也是一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司令的历史地位难以超越老上司陈帅,也并不仅仅是解放战争中职务上的差异导致的。红军时期,陈老总的职务比粟司令高太多,抗战时他更是当过新四军军长,其所辖第一师师长粟司令,此时是陈军长的直接下级。就算以解放战争期间的实际情况来考量,粟司令也无法凭借战功和军事指挥上的优势,超越陈老总的军内地位。1955年评衔前,陈老总是中央军委副主席,而粟司令到1956年才成为军委委员,两人的地位从来没有发生过真正的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要说粟总毫无反超机会,也是不确切的。在1946年有一个情况非常微妙,一定程度上是有可能改写陈、粟二人的职务和地位历史的,那就是华中军区司令员的人选归属问题。华东野战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1947年初期根据战场形势变化,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的。华中军区当时的司令员是张鼎丞,此人也是粟总的老上司。但他在1946年获得这个职务,主要也是因为粟司令的谦让,中央多次考量后才同意让张鼎丞出任华中军区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粟司令当时不辞让职务的话,以华中军区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的双重身份,1947年初成立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时粟司令有可能担当大任。恰恰在此前不久,陈老总的山东部队在鲁南遭遇几次败绩,对山东根据地和武装力量是不小的打击,也影响了陈老总的军中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此事果真发生,对于两位将帅后续的个人发展可能会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粟司令更有可能代表新四军和三野被评为元帅,在军内的地位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变化,建国后他有望和昔日上级陈老总平起平坐。但历史没有假设,以粟司令谦逊的性格,无论再出现多少次这样的“机遇”,他都会向中央表态选择谦让,这是由粟总高尚的个人品德和集体主义意识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