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互联网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形势下行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冲击,近年来商业地产并不景气,尤其是商场、写字楼等综合体,出租率较为惨淡。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作者|周鑫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众所周知,受互联网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形势下行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冲击,近年来商业地产并不景气,尤其是商场、写字楼等综合体,出租率较为惨淡。

不仅如此,更多的商业综合体还在重复建设。以东部一大型城市为例,由于重复建设了大量的商业综合体且入驻率太低,坊间传闻新增商业综合体的规划目前均被暂停。

商业综合体租赁运营惨淡,出路究竟在哪里呢?事实上,早在2017年,看医界就报道了杭州501城市广场的创新探索——打造国内首家医疗综合体(Medical Mall)“全程医疗”,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该综合体的来头不小,由MAG解百集团、迪安诊断、百大集团三大上市公司合资成立,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并吸引了一批品牌医疗机构入驻。

为了给入驻医疗机构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2017年,浙江省卫计委批复同意: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为入驻全程国际Medical Mall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杭州的Medical Mall探索不仅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商场老板们也纷至沓来考察,寻求转型之道。

2019年看医界联合全程医疗举办的“共享医疗实战训练营”,就吸引了众多希望转型医疗综合体的投资者,和希望入驻医疗综合体的创业者。

时隔5年,Medical Mall业态究竟在中国发展的怎么样了呢?西部一家大型商业综合体负责人向《看医界》表示,2020年3月,决策层就下了决心,主动清退所有的商户,全面转型医疗综合体,这一决策回头看可谓非常英明果断,如今医疗综合体基本上处于满租状态,如当年不转型,现在就惨了!

据了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闲置低效资产改造与转型的政策,医疗健康是一大鼓励方向。

因此,在政策和产业需求的驱动下,全国大批商业物业转型医疗健康,Medical Mall呈现了多地开花的趋势,更是涌现了大手笔的“医疗城”建设。

Medical Mall的涌现可以说对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影响深远。

首先,大量商业地产转型医疗,为医疗机构的创办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场所。

其次,具有共享医疗理念的Medical Mall,大大降低了医疗创业的成本。以一家脑科医院为例,单独筹建和落地Medical Mall相比,由于共享大型医疗设备,成本节省的金额可以亿计。

第三,由于Medical Mall在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时间成本和相关障碍。众所周知,受制于区域卫生规划,很多物业无法申请举办医疗机构,而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的商业综合体转型医疗后,再审批医疗机构就容易多了。

第四,多专科医疗机构扎堆Medical Mall,形成了“共享医院”的格局,聚合效应明显,且具有合作共赢的较大潜力。

第五,Medical Mall大大降低医疗创业成本后,对于促进医生办医有着较大的利好,加速由医生主导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创业潮。

此外,对于传统医疗机构连咖啡厅、餐厅等基本服务都不愿意配备相比,Medical Mall将大大提升患者的就医环境,逛商场+诊疗两不误,加速医疗服务的体验革命。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10年,中国跨越经济周期,不受互联网经济冲击的Medical Mall业态还将加速发展。(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