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86期。徐增平是一名商人,虽然早年曾入伍参军,但没有什么显赫的军队履历。然而提起此人,在我国军民中的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因为他在“瓦良格”号(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前身)引进来华的过程中,发挥过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爱国商人,徐增平得到了党政军高层的多次褒奖,后来更是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增平八十年代从军队退伍后,选择下海经商,1988年前往香港开办了创律集团,生意越做越大。由于具备一定的军队背景,徐增平在97年香港回归前后,积极参与相关联络协调事宜,为以后的重大工作打下了基础。九十年代我国海军经费有限,暂时无力购买或自主建造正规航母。但海军时任副司令员贺鹏飞同志,作风激进灵活,提出以“民间手段”购回乌克兰未完工航母瓦良格号,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购买、不做军用,国际上的障碍就会小得多。经过一番运作,在香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徐增平,为国家接下了这一重任:1998年他的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中标,获得了瓦良格号的所有权。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瓦良格号回国路途极为艰难,直到2002年3月该舰才平安到达中国大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不能过度夸大个人的作用。徐增平毕竟只是商人身份,真实影响力是有限的,尤其在运作过程中,如果没有邵淳和政府力量的介入,命途多舛的瓦良格号不太可能顺利到达中国。徐增平最重要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谈判和招标过程中。由于徐增平的爱国举动,后来在事业和名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照顾。功成名就的徐增平,却在2020年5月做过一件引起争议的事情:他以私人名义登门看望了刑满释放的原总参谋部高级将领姬胜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姬胜德入狱,是因为厦门远华案的牵连、以及出卖军队情报,非法获利数千万元。原本姬胜德在2001年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但因表现良好获得了保外就医待遇,2020年最后一次减刑后正式回归社会。姬胜德曾经的军衔为陆军少将,案发前主持过总参情报部工作,担任常务副部长。这样一个人即便出狱,徐增平有什么必要去登门探望呢?这么做肯定还是非常敏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瓦良格号航母引进过程中,姬胜德客观上也是发挥过作用的。当年贺鹏飞将军的想法能够落地,需要情报部门配合支持,所以在姬胜德的具体牵线和指挥下,才有了“港商”徐增平替军队投标买船的事迹。也有一种说法,是徐增平保留了一定的军队身份,长期对总参情报部负责,执行姬胜德下达的工作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样,徐增平能够参与实现壮举,跟姬胜德有直接关联。从个人角度来讲,徐增平不会忘记这位原总参少将姬胜德被判无期徒刑后,能够逐步获得减刑,跟早年的工作成绩也有一定关系。当然这些成绩,并不能冲抵他所犯的严重罪行。2020年5月姬胜德恢复自由时,已经是年过七十的老人,徐增平当时68岁。他去登门看望这位故人,在情理上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