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守护

为爱前行

从检29年

她深耕主业

精心打磨每一起案件

她帮教护航

坚持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她步履不停

将法治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田

她以润物无声的情怀

点亮了未成年人生命光华

挽救一个孩子

就是稳定一个家庭

花季少年小刚(化名)通过网络编造虚假身份,谎称可以低价代购明星演唱会门票,进而骗取他人钱财。黄浦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的核心成员“莫阿姨”莫苇菁第一次见到小刚时,见他始终低着头、沉默不语。

小刚身穿一套篮球服,莫苇菁便尝试从他感兴趣的事物篮球入手,渐渐地小刚打开了话匣子。综合考量小刚到案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具有多个法定从轻情节,且准备继续学业,莫阿姨”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联合当地检察机关和社工站对他开展帮教

从那以后,小刚逐渐变得奋发向上、健康开朗,更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小刚还收到了来自“莫阿姨”的特殊礼物:一套他最喜欢的球星球衣和一个写满祝福的篮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到礼物的小刚立刻提笔写了回信,稚嫩的笔迹中满是真诚与感恩:感受到温暖的人,才有勇气和力量从过往中走出来,去开启一个全新的未来

小刚的案例是莫苇菁职业生涯中的一笔,作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未检办四级高级检察官,莫苇菁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检察机关未检办案能手、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未成年人的工作不仅仅是办案,更重要的是教育感化挽救,才能帮助孩子们重新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莫苇菁也被未成年人亲切地称为“莫阿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阿姨”一直致力于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特殊保护、推进轻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深化一般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预防,以法治力量关爱未成年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春风化雨般扶持着每一名迷途少年走出阴霾!

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做得更实一点,更细一点

怎样能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这是莫苇菁一直思考的问题,她积极推动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网络、司法及职能部门力量,努力实现未成年人保护效果“1+5>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阿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凝练“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莫担心,罪错会帮教”“莫害怕,受害有救助”“莫迷茫,向阳花课堂学”“莫无助,公益为你守”“莫迟疑,有案来报告”的六个“莫字诀”,建立不断融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格局。

在一起涉未成年人追索医疗费民事支持起诉案件中,莫苇菁了解到患有自闭症的小飞(化名),父母离异,父亲总以诸多借口拖延、拒绝支付抚养费。莫苇菁主动对接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案件诉讼进程,提出完善证据等法律意见,并即时启动民事案件支持起诉程序。她还与法院沟通,研讨以财产保全方式落实相关费用。

在多方的努力下,小飞的医疗困境得以纾解,司法的温情为困境儿童点亮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扎根未检岗位20年,莫苇菁依法履行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等检察职能,以“求极致”精神办好每一起案件,坚持“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背后是信仰与信念,是匠心与执着,更是敬业与奉献。

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

安全感和获得感

多年的办案积累,莫苇菁始终提醒自己,“为孩子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让孩子们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青少年群体中高发案件、易受害案件以及学生心理、行为规范和校园安全的突发事件,莫苇菁深入校园、课堂、师生一线,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和自护教育,研发《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从养成教育谈起》《法律框架下的家长责任》等法治课程,送法进校,受众面覆盖大中小学生、家长,帮助孩子们提升知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远离犯罪,也督促家长明确责任,切实履行家长的抚养监管义务

她立足青少年视角创新宣讲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参加检察开放日、参观红色场馆、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法治活动近100场次;制作发放校园安全、“向阳花”防性侵、强制报告宣传画册等10000余份,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莫苇菁倾力推动“莫阿姨”品牌入驻区未保站,同区民政局、区妇联建立多项协作机制,探索构建专门学校入学评估机制并推行应用,联合区公安、区文旅局开展娱乐场所涉未成年人专项整治,多管齐下,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校园防线。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稳定一个家庭,

就是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做出了努力。”

莫苇菁将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用爱,

以“检察蓝”默默守护“少年的你”。

来源:黄浦女性、上海黄浦检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喜欢就给我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