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夜幕中打响。解放军昆明军区指挥第13军强渡红河,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红河西岸广大地区发动猛攻。越军在一线防守的主要是黄连山省地方部队,依托红河边沿一线有利地形构筑工事、组织火力,妄图顽抗,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3军37师步兵109团担任中路主攻团,过河后攻势凌厉,迅速夺取滩头要点,沿谷柳至坝洒公路向东卷击。前方必经之路上横拦着一个无名高地,海拔只有100余米,面积很小,地形也不复杂。防守越军有一个加强班,在高地上构筑了10多个暗堡和掩蔽部、堑壕等工事,配置了高射机枪、轻机枪、冲锋枪等火器。该高地是越军的一个警戒阵地,执行报警和迟滞的任务。

步兵109团以3连为尖刀连开路,一路勇猛突击。当进至无名高地前沿时,遭到越军火力阻击,前进受阻。尖刀排连续冲锋两次,均未奏效。连长观察到情况后,命令连火力队以重机枪和60炮压制敌人,掩护步兵攻击。同时,他发现该高地地形并不险峻,容易接近,敌人的火力点也暴露明显。因此,连长命令配属的2个喷火小组迅速前进,消灭敌火力点,为连队开辟道路。

2个喷火小组互相配合,借助高地上的草丛掩护迂回前进,逐渐接近敌人火力点。其中一个小组进至距离越军暗堡20多米时,立即占领阵地发射。可惜,第一瓶喷油射击时方向偏了,没能命中目标。射手急了,一下跳起来,不顾危险立姿举起火焰喷射器发射,连喷两瓶,全都从暗堡射击孔中喷入,随着一阵鬼哭狼嚎,全歼了里边的越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尖刀排战士趁势发起冲锋,一举突入越军的堑壕,并沿壕向顶部猛攻。当接近高地山顶时,侧后一个茅草遮挡的草棚中突然开火,几个战士中弹倒下。紧跟尖刀排前进的一名火箭筒手发现敌情,马上持筒射击,但因地形障碍,连打了几发都没能射中。连长马上命令喷火小组上,坚决打掉敌人草棚。

在连队火力掩护下,一个喷火小组冲上去,机智灵活地利用石头、荒草隐蔽自己,很快接近到距敌30米左右的位置。喷火手沉着架起火焰喷射器,瞄准开火,连喷3瓶,全部命中目标。但见草棚燃起熊熊大火,几名越军全身是火惨叫着冲出来,手舞足蹈了几下后就倒毙在地。草棚后边还有一座隐蔽弹药所,也被大火引燃,很快弹药发生爆炸,发出一连串巨响。

此时防守无名高地的越军已所剩无几,看到如此惊人场面,心惊胆战再无斗志,转头钻进草丛逃跑。3连一鼓作气冲上山顶,占领无名高地,为主力开辟了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战斗中,本属3连的喷火小组机智勇敢,近战歼敌,先后摧毁敌人两处目标,毙敌5名,烧毁高射机枪1挺、轻机枪1挺、弹药库1所,创造了喷火兵的一个模范战例,有力支援了部队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