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在图书出版工作中,一部分人要发现一个作者,发现一本书,做出一本书;还有一部分人要让一本好书被更多人看到。

✊我们也时常在想,我们想讲给大家听的“故事”有没有被大家看到?我们的书究竟有没有打动大家?这些问题的答案无从得知,但我们非常想跟读者有着高频率的交流,能让我们和每本书的出现具有更多的意义。

所以,我们决定推出 <读者来信> 特别栏目,今天就是 <读者来信> 栏目新鲜出炉的第一期内容!这位来信者讲述了她与我们相识的故事,并附上了关于《种子落在泥土里》一书的阅读感悟。

胼手胝足,勇敢生活

致乐府文化:

展信佳!

我开始读乐府文化的书,缘于一条普通的朋友圈。那是我爱书的表妹转发的那篇求助信《求助:乐府遇到了困难,我们决定向死而生》,信的内容诚挚动人。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套文学小包。

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在微信读书读完了久负盛名的《秋园》。我是湖南人,家乡离湘阴很近,秋园在湘阴的那段往事,让我我回想起奶奶曾经给我讲过的那些往事。在那样生猛、痛苦、贫穷、无奈的年代下,这些坚韧的女人们不断面对生养的痛苦,孩子夭折的绝望、家人的离去,以及命运的多舛,然后就像后记写的“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柔韧,她们永远不会被彻底毁掉。”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很庆幸杨本芬奶奶写下了这样的故事,很庆幸乐府文化发掘了这样一位真挚的不可多得的作者。后来,我把这本《秋园》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人。其实不用怎么推荐,《秋园》实在太火了,大部分人都听过,只不过我很庆幸在我的安利下,有那么一些人从听过变成了“读过”。

后来,文学小包里的一本本书,陆续收到,装帧手感都透露着一种为读者着想的亲切。乐府真诚的出书态度,其实打动了很多人。某一天,我和朋友在西西弗书店里,看到我们都看过的《秋园》纸质本,都惊叹于它原来是一本小书,又惊叹于这样一本小书实在太适合随身阅读了。《芝麻豆子茶》也是这样一本小书。心里对乐府的喜爱,不由得又多了一点。

在这份信里,除了分享我如何认识乐府,还想分享一点我读完《种子落在泥土里》的一些感受: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读完了《种子落在泥土里》这本小书,被六的赤诚勇敢,被写作者苏娅的细微发现,感动着,久久仍有余韵。

01 自然的农业

书的主人公上条辽太郎,昵称“六”,旅居大理七年,等待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他和家人已经搬到了浙江。“六”有一个小小的梦想,想要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做农业。这本书记叙的是六在大理做农业时的故事与感悟。

看过六的故事,会觉得他努力地平凡着,过普通的生活,但在后现代的当下,无论他是否愿意,他的故事都会让读者动容、反思。

到大理以前,他从日本出发,已经到过了澳大利亚和泰国,他在澳大利亚学音乐、旅行,在泰国学按摩、旅行、遇到了后来的妻子阿雅。在旅行的路上,渐渐萌发了做农业的想法。

后来他到了大理,租下了乡村里的一栋小房和土地,开始种水稻,各种蔬菜,与家人一起,朴素地、自然地生活着。他做农业不用化肥,他的水稻田水都没有别人的多,哪怕一亩只收两百斤水稻,他也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自然理念。

他种蔬菜,会自己留种子,其中一个理由很简单:它们开花。以前在普通农场从没见过蔬菜开花的六说:“留种子后,我见到了很多蔬菜的花,好看得很。留种子就是留住蔬菜和花朵的生命。种子就像我的孩子,我喜欢它们、种下它们、照看它们,然后吃它们的果实。如果保留种子,生命就会延续和循环下去。这是我的本能。”

读着这段文字,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菜园里那些各色的花。有些蔬菜我们吃的是果实,花很常见,豆角的花是浅紫的,黄瓜和丝瓜的是嫩黄的,辣椒的花是白色的。有些蔬菜确实只能是在留种子时才能看见花,比如白萝卜。那时候,跟着节令吃蔬菜,身心都舒畅。就像书中写的,吃本地的时令的作物与蔬菜,才是身体需要的,人才会更健康。

02 自然的生产

六追随自然,从事着很多很多的工作,比如农业、比如按摩、比如音乐,他的一切都是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与妻子决定在家中生孩子。

六的妻子阿雅,先后在家中自然分娩了三个孩子。生第一个孩子和空时,他们做了很多准备,学习了很多生产的知识,在生产时紧张地等待,六给阿雅碎碎念提了很多建议,却一点忙也没有帮上,被阿雅嫌弃了。生第二个孩子,阿雅干脆自己一个人来,阵痛发生时甚至还可以在间歇期做家务,等到六带着和空去村里散步回家,阿雅差不多已经生下了第二个孩子结麻。等到生第三个孩子天梦时,二人已经颇有经验了。

这样在家里生孩子,恐怕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哪怕这在农业时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阿雅这样一位女性,她年轻时同样在世界各地旅居,做得一手好菜,她是令人敬佩的。

03 自然的生活

读这本书,常常会自惭形秽。与六和阿雅相比,我仿佛是一个婴儿,缺乏生活的能力。他们胼手胝足,在陌生的国度用最自然的方式,赤诚勇敢的生活着。而我呢,龟缩在自己熟悉的城市,很久很久才会自己做一顿饭。

但这种想法恰恰是六所不希望看到的,他说:太关注外面的事情,看太多别人的生活,羡慕别人太多,自己会寂寞。

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只有与自己和谐的相处,才会是最幸福的。

六在不断地行走,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最终诚实地接纳了自己,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最舒适的方式。

也许很多人会为孩子而选择更稳定的生活,努力工作也是为了孩子。但六说:“孩子长大后也许会为此感谢父母,但也会觉得父母有点可怜的吧。”

我喜欢六的想法:“我有孩子了,所以要活得更好玩。”

将来我有孩子了,也希望试试不去打扰孩子,让他拥有幸福的童年,快乐的自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觉得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好玩的,幸福的。

<读者来信> 专栏投稿邮箱:

yuefuwenhua@126.com

(备注【读者来信】)

邮件包含:文章内容(最好为word文档)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联系方式+收件地址

具体投稿内容详见

(点击文字即可跳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子落在泥土里》

作者:苏娅 / [日]上条辽太郎

“如果我活得开心,就有可能给别人幸福。”日本人上条辽太郎(昵称六)在一次高崖坠落的意外之后,决心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来到大理,成为农人。从一个背包,一个人,到几年之后,一卡车家当,三个孩子,一家子,现代人的田园牧歌。苏娅用简练的文字营造了景象与意味的缓慢生成,读来令人身临其境。

六的农耕实践有打动现代人的力量。他坚持自然农法,在他看来,种子落在土里,就如同人行走在世间,像农民一样,接受 着自然的丰饶与艰难。他除了会种地,还会做音乐,味噌,酿酒,按摩,修葺房子,等等。就像他自己说的,百姓,应该是会做一百件事情的人。他把自己的音乐梦想融入泥土,是生活在大理的“当代梭罗”。

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尔•波特盛赞他:“如果老子今天还在世,他的名字可能就是'六'。” 而书中所记录的中国版“#瓦尔登湖# ”在远方,在路上,更在心田。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了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以及,接受一切的豁达。这是一本勇者之书,我们永远需要勇敢的人,哪怕我们自己不能成为那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见女性四部曲:

《秋园》《浮木》《我本芬芳》《豆子芝麻茶》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