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长津湖之战的进展,引起毛泽东、彭德怀的关注。

1950年11月28日15时,彭德怀、邓华致电宋时轮、陶勇,询问下一步歼敌部署。

此时,彭德怀看到东线战场有全歼第1陆战师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电报中指示宋、陶:

完成分割包围后,可考虑使用围歼与打援并重的战法,吸引第1陆战师其余各部来援,以歼其全部或大部。他指出,若能达成这一目标,不仅东线大局可定,而且可将东、西两线之敌全部逼回三八线。

因此,他要求宋、陶不仅应对歼灭来援之敌作出部署,而且应有乘胜向南发展的打算。

1、重新排兵布阵

尽管彭德怀来电用的是征询意见的语气,但意图是很明确的。

毛泽东赞同彭德怀的意见。

当日24时,他复电彭德怀、邓华,并告宋时轮、陶勇,指出:

你们15时给第9兵团的电报“是很正确的”、“此次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一个南朝鲜师,是完全可能的”电报结尾处写道:“望你们鼓励士气,争取大胜。”

对于第9兵团来说,这个电报既是鼓舞,又加大了压力。

既然毛泽东说此次是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第9兵团当然不能错失这一争取大胜的机会;既然毛泽东说东线歼灭2个美军师、1个韩军师完全可能,第9兵团当然要全力将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按收发电报所需时间估算,宋时轮接到志司转来的毛泽东电报的时间应在29日凌晨或之后。

此时,攻击新兴里的部队再次受挫,内洞峙、新兴里两地美军已合为一股。第80师战斗和非战斗减员数达全师兵力的三分之二。

一个上万人的主力师,仅仅两天就损失了6000多人。

已将敌人包围却不能将其歼灭,自身反遭严重损失,这一尷尬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当前,第9兵团太需要一场歼灭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这时,第9兵团根据俘虏口供和实地观察,才对当面敌情有了较为确切的了解,发觉新兴里、柳潭里几个点的美军兵力远远超出战前的估计。

按美军部队番号和编制人数估算,新兴里地区有美军5个营(实际上为3个营以上),共约4100人;柳潭里地区有美军7个营,共约8000人,并有大量坦克、火炮。

前几次攻击连连受挫,一个重要原因,打的是“不知彼”的仗。

宋时轮、陶勇根据新掌握的情况,重新安排攻歼的重点和顺序。

在此之前,新兴里、柳潭里两个点同时打,没有区分先后主次。

由于眼下已判明新兴里为第7师一部,柳潭里为第1陆战师主力,按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的原则,宋、陶决定首先歼灭新兴里之敌,得手后再转攻柳潭里,一举攻歼第1陆战师主力。

2、战前再部署

为便于指挥,宋时轮提出自己亲自到新兴里前线去,但被陶勇拦住。

陶勇说:

兵团司令员要统筹全局,不能离开指挥位置,去第一线理应由我这个副司令员代劳。

当夜,他即驱车前往位于通智水里东侧的第27军指挥部,与彭德清军长、刘浩天政委一起,指挥新兴里、柳潭里作战。

陶勇到达后,立即指示第27军按兵团意图重新调整作战部署:

第81师2个团暂不西渡,而是过丰流里江南下,会同第80师聚歼新兴里之敌,从而将攻击新兴里的兵力增加到5个团。同时,令第79师暂时停止对柳潭里的进攻,改为钳制该处之敌,同时迅速整顿部队,巩固既得阵地,做好进攻准备;令军预备队第94师向柳潭里运动,准备投入战斗。

为支援新兴里战斗,兵团还调来了一个炮兵团,但因道路不好,最后只到了一个75毫米口径的野炮营。

30日凌晨,第27军定下“集中力量歼新兴里敌”的决心,并于3时将新的攻击部署报兵团部:

(1)八十师经两昼夜战斗,伤亡较大,建制混乱,对昨晚歼新兴里敌,兵力顿不足,故令该师暂停止攻击,组织力量。
(2)集中八十一师的炮火,与241、242团参加(共五个团)今晚首先攻歼新兴里敌,然后调兵,攻歼柳谭之敌。

就在战斗准备紧张进行之际,一股强大的寒流呼啸而至,长津湖地区再降大雪,地面积雪过膝,温度急剧下降,对部队指挥、联络和行动造成许多困难,冻伤减员大幅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击发起时间原定为29日晚,由于第81师部队未到,第80师部队伤亡较大,建制混乱,需要整顿,因而推迟一天发起。

利用这段时间,第80师各团合并建制,重新编组:

第238团缩编为6个步兵连(每连仅4~6个步兵班,每班6~7人),第239团缩编为1个营(包括3个步兵连、1个迫击炮连和1个重机枪连)。

部队进行战前动员,提出的口号是:只准进,不准退;进到何处,就坚守何处,直到最后消灭敌人。

为协同作战,陶勇、彭德清将第80、第81师两个指挥所合并,指定由第81师师长兼政委孙端夫统一指挥一线5个团。

3、再战新兴里

对新兴里的攻击以15分钟炮火急袭开始。

由于炮弹不足(野炮只有400余发炮弹,配属第240团的6门山炮因无弹而退出战斗),未能对敌形成有效压制。

23时,部队发起冲击,1日拂晓前突破前沿,在阵内与敌激战。第241团沿公路两侧不足200米正面并列展开2个营,队形密集,加强火器未发挥作用,一夜伤亡500余人,3个连失去战斗力。

12月1日天明时,新兴里美军被压缩到一个狭小地域。

陶勇、彭德清下令白天继续进攻,务必全部歼灭余敌。

当日11时,被围美军在飞机40余架、坦克10余辆掩护下,拼命向第241团阵地突围。

该团指挥所这时正在转移,遇此突发情况,一时失去对部队的控制,阵地被突破。

第242团及时赶上来堵住缺口,并不顾空中打击威胁,依托公路以东有利地形,从侧方、正面和后尾向突围之敌猛烈冲击,在其他部队配合下,将突围之敌大部歼灭于新兴里、新岱里之间地域。

12月2日凌晨4时,新兴里战斗结束。

此战,第27军全歼美军第7师第31团战斗队,共毙伤敌2807人,俘敌384人,共3191人。缴获汽车184辆、坦克1辆、各型火炮137门,击毁汽车161辆、坦克7辆。第80、第81师共伤亡4330人,其中连以上干部135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1.36。

若加上冻伤等非战斗减员,第27军付出的代价更大。

在志愿军战史中,新兴里战斗被视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创造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消灭美军一个建制团的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格地说,在新兴里被歼的并非美军1个标准的加强团,也不是1个完整的建制团,而是1个未达到编配标准(欠1个步兵营)的团级战斗队。

据美国官方战史记载,该团战斗队共3288人(包括515名韩国籍士兵),最后逃脱1050人,大部分是伤员,肢体健全者只有350~380人。

也就是说,该部人员损失近3000人,损失率达85%。

团战斗队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费思中校先后被击毙,军旗也被缴获(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中国战史称将该部美军全部歼灭,言之有据,并无夸大成分。

4、对敌情的“误判”

新兴里战斗结束后,长津湖地区作战焦点很快转向柳潭里。

第27军结束新兴里战斗之后,即以第79、第81师和配属该军的第20军第59师,共3个师,分别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方向会攻柳潭里。军预备队第94师也朝柳潭里方向调进,准备投入战斗。

不过,被围在柳潭里的美军并没有坐等第27军来攻,而是抢先一步作出了撤出柳潭里,向下碣隅里突围的决定。

此时,志愿军已在西线反击中取得胜利。美军第8集团军从清川江一线全线后撤,使得孤悬于朝鲜东北一隅的美军第10军更加孤立,特别是被分割包围在长津湖地区的第1陆战师,更是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11月30日,阿尔蒙德决定第10军所有部队向咸兴、兴南地区实施总退却,令柳潭里2个陆战团“同时而迅速地撤向下碣隅里”,然后派出一支强有力的增援部队从下碣隅里北上,解救第31团战斗队;接着,在美军第3师策应下,一起向南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日19时20分,第1陆战师正式下达从柳潭里撤退的命令。

12月1日晨,陆战第5、第7团开始从柳潭里突围。与此同时,新兴里的第31团战斗队也在全力突围。

第27军判断柳潭里之敌突围企图后,立即把对柳潭里的攻歼部署变为追歼部署。

这是一个歼敌于运动中的部署。

在这个部署电中,有两个地名被反复地加以强调,一是文川里,二是长兴里。

该两地被认定为柳潭里之敌的突围方向,因而被第27军确定为追歼作战的重点所在。

按第27军判断,柳潭里之敌将朝东南方向突围,撒至长津湖西岸的文川里、长兴里(该两点在下碣隅里以北5~7公里处)。

因此,该军整个追歼部署的重心亦偏向东南:

不仅将从长津湖东岸调来的第81师和刚进入战场的预备队第94师全部用在东南方向,以控制文川里、长兴里附近一系列高地,而且要求正在柳潭里以南公路上卡点守要的第59师也要朝东发展,去攻占东南面几个远离公路的高地。

事后看,这个判断和部署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陆战第5、第7团的撤退路线并没有指向文川里、长兴里,而是沿柳潭里以南的公路,直指长津湖南端的下碣隅里。

对于一支拥有数百台车辆的美军摩托化部队来说,它也只能选择这条路线。

根据战史材料并结合当时战场情况分析,第27军之所以如此看重文川里、长兴里一线,很可能是柳潭里突围开始时,陆战第7团第1营的越野机动造成了一种错觉。过去,美军运动总是离不开公路,而陆战第7团这个营从柳潭里出发后却一反常态,翻山越岭,脱离公路逶迤东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举动不能不引起第27军的注意。其实,该营只是在本队之前先行出发的一支偏师,任务是绕到德洞岭山口,与残存在那里“巴伯连”会合,夺取通往下碣隅里的要隘,以确保本队沿公路通过,而对于由数百台车辆组成的突围大部队来说,是无法脱离公路行动的。

查第27军当日文电,有多封第59师发自文川里方向的报警电报。

如18时20分电称:

“长兴、泗水方向是空隙:文川里方向,如敌从那里走,如无堵击部队,恐要被突出。”

18时45分再电告:

“请八十师、八一师迅速从新兴、新岱出击,互相配合。我师无兵力去文川里,请速报军首长。”

第59师开战后就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担负切断两地敌人联系的任务,也是最早与柳潭里突围美军发生接触的部队。该师就文川里方向频频发出警报,自然会影响第27军领导的判断。

事后分析,要达到粉碎陆战第5、第7团突围企图并于运动中将其歼灭的目标,作战重心无疑应放在阻断柳潭里以南的公路交通上。只要坚决隔断柳潭里通往下碣隅里的公路,使两地美军不能会合,就能造成分割围歼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再将尾击、侧击、堵击兵力机动至适当地点,利用公路两侧有利地形,实施战术分割,从柳潭里突出的陆战第5、第7团便会成为无阵地依托的好打之敌,要想逃脱出去将是很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文川里一带,山多路少,且有长津湖阻隔,无须看得那么重。

5、反突围的部署

陆战第5、第7团从柳潭里突围的同时,长津湖地区之外的各支美韩军部队也开始分路向咸兴地区撤退。

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军委于12月2日13时电示第9兵团:

“望宋陶注意争取于今明两晚,基本上解决被我包围之陆一师等部最为有利。在未解决战斗前,望切实注意加强黄草岭南北之阻援与阻止突围之敌力量。”

同日24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邓华,并告宋时轮,祝贺第9兵团部队在新兴里等地取得的胜利,同时指出:

“我九兵团除应加紧歼灭被围之敌外,并准备与必然增援之两个李承晚师和美三师一部作战。”

根据东线战场形势正在发生的变化,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预计该地美军有两个动向:

一是可能全线后撤:二是可能对被围在长津湖地区的第1陆战师大举增援。为此,要求第9兵团加紧歼灭被围之敌,并准备与增援之敌作战。

这里,毛泽东的关注重点仍是在东线战场大量歼敌。至于歼敌手段,他认为可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对柳潭里之敌“围而不歼,让其日夜呼援”,吸引援军到来,造成“有援可打”的局面,以扩大歼敌规模。

关于歼敌目标,他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除歼灭被围的第1陆战师主力外,还应加上来援的韩军2个师和美军第7师1个多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认为,如果能将以上各部敌军各个歼灭,就会转变朝鲜战局;否则,让东线美军集中到咸兴一带,则不利于下一步南下作战。

然而,毛泽东这个“围点打援”的主意并没有能够施行,因为柳潭里之敌已迅速突围,“围而不歼”已无可能,只能加紧追歼,不让其从层层包围圈中挣脱出来。

第9兵团调整作战部署:

以第27军和第20军第59师迅速歼灭柳潭里突围之敌;令第26军由长津湖以北的文岳里、袂物里南下,接替第20军担任攻击下碣隅里的任务;令第20军第60、第58师前出至黄草岭地区,第89师留一部于社仓里警戒,师主力前出至黄草岭以南上、下通里地区,阻止美军南逃北援。

一场突围与反突围殊死之战,在柳潭里到兴南港之线全面展开。

6、59师未能重视的两个战略要点

美国陆战队官方战史在记述长津湖之战时,有一个以英里为单位的里程表,标明从兴南港到柳潭里之线各点的距离。

兴南-咸兴,8英里;咸兴-五老里,8英里;五老里-真兴里,27英里;真兴里-古土水,10英里;古土水-下碣隅里,11英里;下碣隅里-柳潭里,14英里,共计78英里。

按此表,从柳潭里到兴南港,全部路程总共不过78英里(约125公里),正常情况下乘车三五个小时就可跑完。

然而,就是这条不长的路线,在长津湖之战中却成了一条无比漫长的血路。无论是突围而出的美军第1陆战师,还是一路围追堵截的志愿军第9兵团各部,都在这条血路上饱受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美国战史作家写道:

“纵观陆战队的历史,没有什么比从柳潭里出来后他们在途中所忍受的更为艰辛困苦了。”

志愿军的围追堵截以柳潭里为起点。

第一步,是阻止从柳潭里突围出来的美军回撤到下碣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突围之路有两个关键地点:

一是囦(yuān)水里以南的1419.2高地;二是新兴里(湖西)与西兴里之间的死鹰岭。

从地图上看,这两个点分别位于德洞山主峰(1652.6高地)的西北方和正南方,一上一下,控扼着从柳潭里南下和从下碣隅里西进的要道。

柳潭里美军南撤和下碣隅里美军向北接应,这里是必经之路。

长津湖之战一打响,担负隔断任务的第20军第59师(师长戴克林,政委何振声)就围绕1419.2高地和死鹰岭两个要点与美军展开了激烈争夺,1419.2高地三度易手。

死鹰岭于攻击发起当日即被志愿军攻占,但尚残留一部美军顽强据守在一个数百米长的马鞍形高地上(美军战史称“福克斯高地”),一直未被清除。

第59师战后总结报告写道:

“为争取全胜,不惜一切代价与敌争斗,最后把全师尽有之力量都使用了,毫无本位观念,最后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

第20军的报告亦不无遗憾地指出:柳潭里逃敌至下碣隅里,路经西兴里一线时,亦是异常狼狈混乱,当时如再有一个团之有生力量,也可歼其大部或全部。

阻止柳潭里、下碣隅里两部美军会合,是粉碎第1陆战师突围企图最为关键的一步。

这一步未达到目的,对第59师来说,除冻饿减员影响战斗力发挥外,从战术上讲:

一是没有在1419.2高地部署强有力的部队坚守,特别是12月1日,当该部以5个连兵力、伤亡300人的代价重新夺占这一高地后。

仅留4个班担任守备,致使高地得而复失。美军由此打开缺口,一下子就冲到死鹰岭下,使第59师很快失去防御的纵深。

二是未能尽快肃清死鹰岭上的美军残部,让这股美军在这一隘口要冲钉下一根钉子,留下无穷的后患。

从第27军方面来检讨,这一阶段作战未能将兵力集中到柳潭里至下碣隅里公路两侧,特别是1419.2高地至死鹰岭隘路附近有利地形上,形成聚歼之势,也是未能达成追歼目的的重要原因。

当时,由第27军指挥的追歼部队,从建制上讲有4个师(第20军第59师也受第27军指挥)。

除担任正面阻击的第59师外,还有第79、第94师自柳潭里朝死鹰岭方向实施平行追击,第81师在死鹰岭以东实施机动,但实际上,主要战场一直只有第59师这一支部队在独自支撑,其他3个师均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是因为:

第79师攻击柳潭里已伤元气,可用兵力不足一半,柳潭里美军突围时,该师电话一夜未通,耽误了出击时机;第81师刚刚结束新兴里战斗,只有2个战损严重的团到达长津湖西岸,主要用于文川里、长兴里方向;第94师待机位置过远,11月29日才到长津,距柳潭里战场尚有50多公里,仓促南调途中出现大量冻伤掉队减员,加上1419.2高地丢失过早,待该师部队赶到时,突围美军已经南下,未能抓住最为有利的歼敌时机。

据美军考察,柳潭里美军突围成功,空中力量特别是陆战队航空兵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称,自第5、第7陆战团突围时起,从“菲律宾海”号、“礼智”号、“培登海峡”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军航空兵舰载机和从连浦机场起飞的陆战队航空兵飞机就一直在为突围部队提供极为重要的近距直接火力支援。

突围部队行军纵队上空始终盘旋着20~50架飞机,不时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集束火箭、20毫米航炮炮弹和500磅航空炸弹倾泻到志愿军阵地上。仅12月3日一天,陆战队航空兵为突围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的飞机就达145架次。

猛烈而不间断的空中打击,对志愿军作战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妨害,致使志愿军部队无法集结较大的兵力实施有力攻击,甚至难以靠近公路上的美军突围车队。

第27军战后批评第81师“行动迟缓”,第79、第94师“行动不大胆”,究其原因,与美军飞机的空中封锁、炸扰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从柳潭里突围,第5、第7陆战团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仅前卫营伤亡率就达56%。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22公里路程,走了77个小时,平均1小时前进280米,每走一步都相当不容易。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