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的沧桑巨变,总是青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总是青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奉献精神,推动中国社会伟大变革。青年是“后来者”,也是“先遣队”,青年是“急先锋”,也是“后备军”,青年属于过去、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青年一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奋斗在先,享受在后”是融入青年血液的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动着民族的脉搏。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是融入中华民族青年儿女血液的责任和担当。胸怀“国之大者”,勇担历史使命。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以断齑画粥的清苦自律勤奋学习,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终其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发出的铮铮誓言。少年定下初心,之后为之奋斗终身,周恩来这种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永远是青年学习的典范。只有从血液里、从内心里、从灵魂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才能喊出“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响亮口号,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敢为人先,不甘落后”是青年与生俱来的特质。“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五四运动中,一大批先进青年冲锋在前,通过集会演讲、列队游行,传播先进思想,青年成为五四运动思想潮流的引领者,促进了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恰同学少年”蓬勃向上的青春岁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聚集了一批具有爱国革新思想的进步青年,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新冠疫情发生后,一大批“90后”“00后”不畏艰险,深入一线,逆行的背影成为青春最美的样子,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希望带给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的青春之歌,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本色情怀。

“当急先锋,做后备军”是党对青年的殷切期盼。“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成为社会变革的“急先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成为党的可靠“后备军”。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保持与党的历史使命同心同向是新时代青年必然的时代选择,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唯有响应党的号召,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谢蕊心)